“明白,教官,“段景林点头,“我们一定服从您的指挥。“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需要准备什么?“岳鸣问道。
“明天下午的飞机,和李建华同一班,“秦渊回答,“现在去准备护照和签证,我已经安排人在加急办理。另外,准备一些便装,我们要以游客的身份出现。“
“武器装备呢?“段景林问道。
“不能携带任何武器出国,到了那边再想办法,“秦渊解释,“所以这次任务更多的是要靠我们的经验和技巧。“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三人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国事宜。护照和签证通过特殊渠道加急办理,便装和日用品也迅速准备就绪。
傍晚时分,秦渊收到了王建国的电话:“签证办下来了,明天上午就能拿到。另外,我通过外交渠道联系了乌拉国的警方,但他们的回复比较官方,说会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必要协助。“
“我明白,看来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秦渊回应。
“秦渊,我必须再次提醒你,这次行动的风险很大,“王建国严肃地说道,“如果情况不对,立即撤离,不要勉强。“
“我会注意的,“秦渊保证道。
当天晚上,秦渊、岳鸣、段景林三人在办公室里进行了最后的任务讨论。
“我们在乌拉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这会是很大的障碍,“秦渊分析着可能遇到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保持低调,不能暴露真实身份。“
“教官,万一真的遇到雨小明,我们应该怎么办?“岳鸣问道。
“首先确保李建华的安全,其次想办法控制雨小明,“秦渊回答,“但记住,我们在国外没有执法权,所以不能采用过激的手段。“
“如果他要逃跑呢?“段景林问道。
“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逃走,然后想其他办法,“秦渊无奈地说道,“这就是在国外执行任务的局限性。“
“教官,您觉得我们这次能成功吗?“岳鸣问道。
“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秦渊回答,但心中其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经过八个小时的飞行,秦渊一行三人终于抵达了乌拉国的首都明斯克机场。走出舱门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带着异域风情的冷空气。乌拉国位于东欧,即使是夏季,这里的气温也比华国要低一些,特别是夜晚,更是凉意阵阵。
机场并不大,但设施还算现代化。到处都能看到西里尔字母的标识,对于不懂俄语的华国人来说,这些文字就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好在机场的工作人员大多会说英语,这为他们的入境提供了一些便利。
“教官,这里的文字我们一个都不认识,“岳鸣小声说道,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眼中带着些许紧张和兴奋。
“没关系,我们主要是跟着李建华行动,“秦渊回答,同时四处观察着,寻找李建华的身影。
在入境大厅里,他们很快就看到了李建华。这个中年商人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穿着一身昂贵的西装,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他正在排队办理入境手续,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完全没有一个面临生命威胁的人应有的紧张感。
“他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啊,“段景林观察着李建华的表情,“反而像是来度假的。“
“也许在他心里,真的只是把这当成一次普通的商务旅行,“秦渊分析道,“或者他根本不相信雨小明会对他下手。“
三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在李建华办理完入境手续后,他们也顺利通过了海关检查。乌拉国对华国游客的签证政策相对宽松,加上他们准备的旅游材料很充分,所以整个过程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出了机场,明斯克的夜景展现在他们眼前。这是一座典型的东欧城市,既有苏联时期留下的宏伟建筑,也有现代化的商业区。街道很宽阔,路灯照明良好,但人流相对稀少,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李建华在机场外叫了一辆出租车,秦渊他们也立即跟着叫了另一辆。
“跟着前面那辆车,但保持距离,“秦渊用英语对司机说道。司机是个中年男人,长着典型的东欧面孔,听到这个要求后,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您是私家侦探吗?“司机用不太流利的英语问道。
“差不多吧,“秦渊模糊地回答,不想过多解释。
车子穿过明斯克的街道,两旁的建筑在夜灯的照耀下显得很有特色。这里的建筑风格混合了苏联时期的实用主义和现代欧洲的精致感,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大约二十分钟后,前面的出租车停在了一家高档酒店门口。这是一家国际连锁酒店,看起来很豪华,正门用大理石装饰,门口站着穿着制服的门童。
“在这里停下,“秦渊指示司机。
他们看到李建华下车后,拖着行李箱走进了酒店。秦渊付了车费,三人也下了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