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西汉的太子教育模版,其实是从先秦时代的秦国进行改良。
在秦孝公之后,对待继承人历来是放养模式,乃至于会故意制造事端去流放太子,使其在小时候体会各种人间疾苦。
“你一直保护着,他平时接触的人就那几个,家里人都让着他,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吗?”楼令尝试将道理跟阿娇说明白。
这件事情,楼令其实已经提过了几次,之前是楼小白年纪小,再来是楼令时常不在家,不好进行太过彻底的干涉。
现在可不一样了。
楼小白已经十岁,正是认识这个世界的最佳年龄。
“这……”阿娇明显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只要是有脑子,谁还不清楚成长在谁都爱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想让的世界,会让一个人的三观变成什么样。
又能够是怎么样,一定要让成长在那种环境的人,以为谁都该顺着自己,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好歹。
不只是那般简单而已!
那样的人不遇到挫折也就算了,一旦遇到挫折的话,自己无法去解决,超过九成九就是从此废了。
阿娇不太确认地说道:“可是,可是……,大家都那样吧?”
啊?
所有家族都是那样吗?
楼令想了想,猛然间发现……,还真的如阿娇所说,全部是那个样!
所以是,到目前为止的阶段,没有长辈仔细思考,除了教导后辈知识之外,成长的环境也将决定后辈的上限?
“我们还算好了,至少小白有众多的玩伴。其他家族只有堂兄弟能够聚会,关系不近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阿娇说话的声音放得很轻。
主要是,阿娇被楼令那么一说,听着觉得非常有道理,能够分得清好歹,一时半会却与自己的认知存在冲突。
楼氏的教育不止针对三代之内的亲族,由于楼令的强制干涉,只要是楼氏子弟都能接受教育,同时立下功劳的家臣与附庸也能够在楼氏学习。
说白了,楼令在楼氏搞了学堂,甚至连阶段都分清楚,四岁到六岁一个阶段,七岁到十三岁是另一个阶段,十三岁到十七岁一边学习一边做事,十七岁就该是分配岗位的年纪了。
目前楼氏各个岗位,其中的七成就是来自学堂。
如果不是获得教育的人还不足够,压根就不会剩下三成。
经过系统化学习的人虽然未必多么优秀,但是他们再差也不会比没有学习过的人更差。
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楼氏在所有事情上显得有效率,正是因为系统化学习过的人充斥各种岗位。
楼令是很想将楼小白带在身边的。
奈何什么?楼小白还在学习阶段,并且最好是跟小伙伴一起成长。
这里也就存在矛盾的地方,楼小白跟小伙伴一块成长,不用怀疑一定是集体的中心。
那些孩子必然受到家长的各种千叮万嘱,哪敢违逆楼小白呢?
楼令以前觉得什么“一个人要是没有遭遇到挫折就不算得到真正的成长”是毒鸡汤,等到他两辈子加起来活了将近五十年,转而认为是一句至理名言。
“唉!”楼令一声叹息,很直接地吓到了妻子。
“你突然间叹什么气啊?”阿娇止不住地担心。
楼令就实说道:“父母不好当。”
“要不这样?”阿娇斟酌了一下下,说道:“每年不是有三个月不用学习吗?那三个月让小白跟在你身边?”
楼令摇头说道:“现阶段我会一直到处奔波,孩子哪能跟在我身边?”
阿娇则是问道:“你不是想让他吃苦吗?”
那根本不一样啊!
现在出门极其不便,成年人赶路都有些受不了,何况是身体都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
再者,目下出门在外的风险可不止是遭遇野兽,最为要命的事情是怕患病。
说一个数据吧?
每一次晋军出征,哪怕是准备再充分,非战斗减员都维持在半成左右。
换作是仓促间出征,或是出征期间遭遇到下雨天气,非战斗减员甚至能够突破三成。这是淋雨出现伤寒的情况,基本只能靠身体素质硬熬。
所以了,一直到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尤其是在封建时代,每一次出门简直跟生离死别差不多,真的不是什么夸张之言。
“看顾好一些,不行吗?”阿娇说道。
楼令想了想,点头说道:“先试试吧。”
结果,阿娇反而一脸担心地说道:“你去北部巡视的时候,要带小白?”
阿娇的本意是,一旦楼令在都城那边活动带着楼小白,一来是提前认一认晋国的高层,再来就是与其他家族的同辈接触,并不是要让楼令带着楼小白到处活动。
“什么?”楼令还真没有理解阿娇的意思。
关于各个家族的宗子或世子,他们一般是十五六岁才会出现在都城,平时基本就是在自己家族的“都”待着。
由于看多了这样的事情,楼令习以为常之下,没有提前让楼小白出现在都城各种社交场合的心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