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酸梅,三天绿豆,轮流供应的。”楼朔说道。
梅果与绿豆是诸夏自古就有的物种,并非是它处舶来。
而梅果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它到现在并没有被刻意种植,很多人会去荒郊野外收集来当零嘴。
绿豆能够作为主食,楼氏在道路上放了绿豆汤供应,算起来则是显得比较奢侈了。
别小看供应酸梅汤和绿豆汤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可是极大提高了楼氏农夫的幸福度,增强了他们对楼氏的归属感。
其它家族?他们可不会准备那些,劳作的人口渴了就近寻找水源,不懂得死水潭的水不该没有经过煮沸就饮用,导致出现了很多卫生方面的问题。
他们逛着逛着来到汾水沿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楼小白看到汾水沿岸的风景,想到了自己不久之后可能订婚,唱了起来。
随行的楼氏家臣与护卫、随从之类,他们笑眯眯地看着自家的世子,眼中有了更多的憧憬。
他们的那种心态很靠谱,一个家族没有什么比一代接着一代传承更加重要,能够与高门联姻则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
楼小白说是唱,其实跟读小令差不多。
至于说《诗经》的话?当前启蒙就是使用《诗经》的。
因此,只要是读过书,一定会读过《诗经》这一本着作。
只不过,哪怕都是《诗经》,每一个家族用作启蒙的篇章并不一样,极少家族才有完整的《诗经》,更多只是有那么几个篇章。
楼令一直致力于书籍的收录,楼氏搞了造纸术之后,花费很长时间将可以印刷的纸张类型研究出来,后面更是搞了活字印刷术,持有的书籍在当代最多,只是种类方面一定无法跟周王室和鲁国的典藏室相比。
那些书籍便是楼令的底蕴,尤其会随着受到教育的人增多,必然起到一种量变。
“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你就下河?”楼令大声训斥刚才在河滩摔下去又爬上来的楼武。
“我会游泳。”楼武怕归怕,还是进行了解释。
楼令没好气说道:“善游者溺于水!”
作为嫡长子的楼小白赶紧站出来缓和。
环境养人,包括自小受到不同的待遇,很早就被告知身份上的不同,一样是儿子,要么是不甘之下自暴自弃,不然就接受现实找到正确的位置。
楼令没有魂穿之前是作为家庭的幼子,成长环境以及长大成年,亲自体会到了父母嘴上说得好听,但从实际上却是会存在偏爱。
没有成为人父之前,楼令其实有暗自发誓一定会一视同仁。
如果没有魂穿的话,楼令注定会背弃誓言,原因在于真的很难一碗水端平。
在魂穿之后,碍于时代的特殊性,楼令更加没有可能采取一视同仁,相反一定会让子嗣明白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定位。
像是现在,楼令固然是关心楼武,何尝不是创造机会加深子嗣的感情?
说白了就是,楼令负责训斥,楼小白出来说情,能够增加一众兄弟对楼小白的信重之情。
类似的事情以后的一位帝王常干,只不过这位帝王的教育很失败。
“那是正在试验的水力锻锤坊吗?”楼小白指着不远处河边的一些水车以及一排房舍。
楼令点了点头,其余没有多说。
有条件肯定要利用,对吧?
恰好楼氏的几块封地都靠近汾水,虽说不是每一个河段都适合,找一找总能找到水流合适的地点来安置水车。
水车用来做什么?当然是作为驱动力了!
“制造原理你不需要太懂。”楼令就是讲天大的实话,道:“你要是专研进去,我就该担心了。”
作为楼氏世子的楼小白,他要是一心扑在科研,老楼家肯定就要完犊子了!
晋国的家族可走不了科研专精的路线。
又或者说,当前时代根本就容不下那样的家族。
楼小白眨了眨眼睛,心想:“难怪父亲从不跟我专研那些。可是……,父亲就样样都懂啊?”
真实情况是,楼令大多只懂得相关观念,提出那些概念再交给其余人,并未亲自扑进去。
应该说,哪怕是到了近现代,诸夏大地就没有一个能够安心专研的环境。
尤其是在封建时代,屡屡改朝换代都需要站队,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与世无争。一旦站错队的话,甭管有多少学问,少不得拉出去划拉一刀。
即便是“世修降表”的那一家子,他们也要搞分头下注的操作,操作错了的一方成为旁支,下注正确的顶上来等着为下一个征服者修降表。
“连农家学派都无法传承下去,哪个家族又能呢?”楼令刚才在跟楼小白谈心,主要讲得是历史。
当前时代……,或者说很久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好些学派出现,其中包括了农家学派。
儒家则是周旦所创,他才是儒家的圣人,后面被篡夺位格,要等孔夫子的徒子徒孙组成超级大学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