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690章 吴国亡了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是吧?随着楼氏越来越强大,不分封恐怕很难让其他卿位家族心安。

那些老牌卿位家族,他们哪个不是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小宗呢?

其实,越是老牌的家族,小宗的数量就越多。

比如郤氏、范氏、荀氏这三个卿位家族,他们一度多达四个以上的小宗,近来是发生的大事件太多,导致数量出现减少的情况。

“分封的话,只能往北边分。”楼令心想。

顺应潮流对子嗣进行分封,楼令确实是不想拆分主体,起初就是要让楼武到南边,多一个楼司去北边不算多。

也许楼令安排楼武和楼司分别在南边和北边,对日后的楼小白是好事?只是最关键还要看楼小白到底具不具备政治智慧了。

总有一些人能耐大到可以将好事变成坏事,然后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其实,楼令能够看出楼小白不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对于这一点从来没有试图干涉。

如果需要从一穷二白进行打拼,心胸狭隘连发展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注定会继承很庞大的遗产,只要不是到心胸狭隘的程度,其实未必需要心胸广阔,过于心胸广阔反倒极可能变成败家子。

要说楼令最害怕什么,只怕楼小白实在是太能装,装到连作为父亲都看不出虚假。

历史上不缺能装的继承人,他们没有得势还愿意伪装,一旦得势就开始各种作死,最后也真的把自己作死,还连带害了一大批人。

攻打吴国宫城不需要楼令再去费脑子,不出现意外按照既定计划实施便是,要不楼令也不至于分心。

楼小白从楼令这里得到允许,招呼自己的小伙伴拆城门去了。

在这里,楼令其实是出现了疏漏,哪怕不用得到晋君周或郤锜的允许,起码应该询问一下意见。

所以,晋君周在听说己方正在拆掉“梅里”的城门,派人召唤楼令过去。

“攻城器械需要入城,只能拆掉城门。”楼令面对晋君周的问询,给出这个再实在不过的答案。

晋君周皱眉说道:“毕竟是一国都城……”

“大型器械进城,我们可以减少至少五成伤亡。”楼令简单的强调这一点。

当然了,要是吴国从始至终守规矩,即便是闹到晋军攻打都城,讲实话就是最好不要拆城门了。

问题在于晋国根本不用对吴国留情面,更不打算留情面,到现在除了不能放火付之一炬之外,还需要顾忌什么呢?

晋君周一听可以减少五成伤亡之多,沉默了一小会,一脸歉意地说道:“寡人不该干涉上军将。”

“不敢。”楼令并不想让晋君周认为自己乖张,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接下来会针对吴国的贵人进行全面抓捕,注定是会彻底撕破脸,不如展现出最强的姿态,一战彻底打得吴人恐惧,使得他们日后不敢违逆。”

主要是吴君寿梦不跟晋军正面交战,要不然两军的主力决战,可以更好的给吴人植入晋军不可战胜的印象。

发生大规模部队交锋的地点在吴国的都城,晋军可以展示战斗力的地点也只剩下了这一处,绝不能让吴人认为有资本可以跟晋军抗衡,否则之后绝对是要没完没了。

晋军拆毁城门用了两天的时间。

在这两天之内,晋军不光在拆城门,城内也需要清出提供攻城器械通过的通道。

闹出来的动静很大,自然是让龟缩在宫城内的吴人得知了。

晋军在开辟通道,总不能是晋军好心帮吴国修建都城的道路吧?一定是要动用什么大家伙来攻打宫城啊。

“兄长。”蹶由三天时间里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年纪轻轻就有了很大的眼袋:“我们已经在更加尽力的准备,相关的准备力度不比城墙一战,恐怕是无法坚持太久的。”

夷昧已经缓了过来,只是对于能不能守住宫城不抱希望:“父王不在啊!”

他们不是非要坚持下去不可,要命的事情是吴君寿梦不在,没人有资格来决定都城要不要投降。

与此同时,也是因为吴君寿梦不在,他们连派人去跟晋军高层协商停战条件,一样是属于地位不达标。

这个其实跟一个国家的君主薨逝,继任者并未接位,想认输都无法认输的道理一样。说白了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春秋时期不伐丧的理由之一,便是打赢了也不知道该向谁索取赔偿。

到了现在,夷昧等人还没有跟吴君寿梦联络一次,导致他们不得不相信己方主力溃散,自己那一位父王不知所踪,等等从晋军那边听来的消息。

那无疑更加让夷昧、蹶由以及一众留守“梅里”的达官贵人,他们变得更加的彷徨无措,不投降真的就是不够资格投降,只能被动等待最后的结局。

至于说抵不抵抗?那肯定是一直抵抗到宫城也陷落了。

夷昧和蹶由都坚信他们死不了,哪怕脖子伸过去让晋军砍,只要晋军知道他俩的身份,说什么也不会真的砍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