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绝大多数伤残了的人,他们有子嗣赡养,不会给主家增加负担。

一些实在没办法的伤残人士,他们不得不接受主家的好意。

而那些接受主家好意的伤残人士得到妥善照顾,子女也获得了额外的机会,一下子变成了风向标。

看似作为主家的楼氏吃了亏,愿意照顾伤残的有功之士,无形中得到的好处却是极多极多,其中包括大大收买了人心。

对于统治者来讲,没有比人心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可以付出少许代价而获得人心,只有彻底摆烂了的统治者才不愿意去做。

楼武只是带高固出来散步消食,知道这边夜间提供照明,溜达给溜达到了该处。

当然不是楼氏的干柴堆积到可以随意浪费的地步,只是因为开发太原盆地的关系,砍伐的树木可以说是巨量,能被拿去盖房或做其它工具的木头被使用或是保存起来,剩下的只能是拿来烧。

到了夜幕降临除非是月亮足够圆,要不然普遍有夜盲症的时代,瞎子简直是不要太多。

有那个条件,楼令愿意给予人们便利,也是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

至于说为什么会出现摊贩?那纯粹是普罗大众的智慧,并不是楼令倡导而来。

在各处火盆被熄灭之前,楼武和高固就回到了住处,其他人听到报时也陆陆续续离开。

每一天只照明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显得时间极短?

注意了,那是每一天!

一天天都那样,积累起来可以说是无限。

若是只有一次两次,只有两刻钟才显得吝啬。

翌日,又是楼武带着高固到处逛。

高固最想去的地方是各处作坊,只不过知道那属于不可轻易示人的所在,没有乱提请求。

在入城的时候,高固有看到城内处处水池,简单问了别人几句,没有机会凑近了观赏。

昨夜,高固有借着微弱的火光观察了一下,很难看得详细。

新一天的到来,用了朝食的高固想去好好看一看。

什么水池?就是用石头和砖块混泥搭成一个四四方方的池子,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池子里面,又经由其它通道流往它处,属于是活水性质,并非是不流动的死水。

楼氏的大多数城池都有那样的设施,方便居民随时随地取水,衍生出来的文化就是多数贵族也会在自己家里搞沐浴用的池子。

也就是“太原”就在汾水边上,要不然光是城内用水都困难,哪来是个广场就有水池,许多家庭也有泳池。

“这个水……”高固不理解怎么会有源源不断的水涌来呢。

楼武其实也不知道,也就答不出来。

河边有抽水汞,城池边上有蓄水池,河水经由管道源源不断汇聚向蓄水池,再由蓄水池源源不断提供城内。

河边的抽水汞在当代属于高科技,九成九的人看了都搞不懂原理。

蓄水池倒是让人一看就能搞懂作用,只是大多数管道是埋在地下,只有见识相关工程全程的人,才多少知道管道的布置了。

这是楼令在模仿罗马吗?要算的话,多少是有些的。

然而,楼令没搞喷泉设施。

到现在,还不是楼令追求艺术的时候,更加讲究的是实用。

到处都能取到水,讲事实对民生就是最为实用的事情,避免一个家庭取水要忙碌一整天,解放了至少一个人的劳力,让他们参与到其它的工作。

一个家庭多出一名劳动力,不用做什么加减的算术题,智商正常都明白一加一减多么重要。

“要是在‘临淄’也这样做的话……”高固说到这里停下来,问道:“耗费大吗?”

楼武从未关注过这些,直接摇头表示不清楚。

耗费大吗?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待吧。

对于楼令来讲,无论方面到多少人,他们都是自己的人,一应耗费自然就是值得。

高固想在“临淄”复制?他又不是齐君。

哪怕是齐君环,他估计是不想干。

没别的,单纯就是“临淄”取水变得方便之后,有太多不相干的人会占到便宜。

要是在自家的封地效仿楼氏搞自来水设施?同样不会有多少一家之主愿意干。

说白了就是,没那一套玩意之前也是那样过活,弄起来却是要花一笔财富。

有取水的便利将变相为自己增加可用劳动力?那不是还没看见嘛。

不干就看不到?

看不到就不愿意干?

直接陷入死循环了。

看看高固的反应就知道,他想要建议齐君环在“临淄”效仿楼氏,建设那么一套水利设施。自己的封地搞?那就变成:花我的钱,给你们享受?没门!

高固后面问了一下,能不能在自己的家宅搞楼氏的那些设施。

关于这个?楼武还是不知道。

差不多到了中午,楼武说是到饭点,应该回去吃饭了。

“吃饭?”高固看了看天色,说道:“离下午还有一个多时辰。”

封建时代之下,一天吃三顿正餐的人绝对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