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太强之后,一定要被人所忌惮,道理是有了,问题是不可能再获得超然的地位。
像孔夫子那样不上不下才具备更多的操作空间,手底下有七十二员大将,再拥有善战之士三千,大将与善战之士还是自备干粮,乃至于供给着孔夫子,使之可以不断武装周游列国讲道理。
换作孔夫子的道理是王霸之道,信不信列国之君秒接纳?那是因为在接纳之后,可以获得诸多战将和一支经过多次实战考验的军团啊!
偏偏孔夫子在大争之世玩得是“仁”的核心思想,可不就走到哪都要被嫌弃了嘛。
楼氏光现在的封地就占了晋国一成多的样子,其他家族所能看到的楼氏可以一次拉出一个满编军团。
实际上的楼氏实力更强,所处的是天然可以利用他人的地位,真不是可以被随意拿捏的对象。
楼令先让娇姬带着大大小小一众家庭成员启程前去“新田”,他则是会在后面继续巡视,直至春播结束,下达征召的命令,随后率军抵达“新田”。
从巡查路线来看,无疑楼令还是最为重视一开始就拿到手的封地,诸如“平陵”、“瓜衍”、“太原”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其它的封地关注度明显没有那么大。
为什么会让楼令这样?理由相当的简单,仅是因为三个地方人口数量最多,需要让他重视这些基本盘。
另一个理由是,楼氏制作军械的产业基本就是在那三个地方,以“太原”的产能最大。
只要“平陵”、“瓜衍”和“太原”不丢,即便是其它地方都丢了,楼氏还是有反扑的能力。反之一旦那三个地方丢了,其它地方仍旧被掌握,楼氏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有些领导者就显得很事莫名其妙,好像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基本盘,或者以为自己统治之下就该一视同仁,没有那种主要和次级的概念,一次失败就再直接失去任何翻盘的可能性了。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例如以为是自己的基本盘,结果压根不是,到了危险关口跑到自认为基本盘的地方,结果死得更快的情况。
本来有些抑郁寡欢的福姬,她得知将去“新田”常住一段时间变得很开心,出发之前就让人不断打包,准备从“太原”带很多新鲜玩意过去,届时少不得回娘家各种派发,以这种方式进行炫耀。
楼氏这边很多玩意是属于有钱都买不到,到了节日才会给姻亲以及几个亲近的家族送一些。
那些新鲜玩意大多数是实用的生活物资,比如雪花盐、味精之类,最受欢迎的大概是麦芽糖?
娱乐类的玩意?楼令真没有把心思用在这上面。
只不过,随着有嫡长孙之后,楼令有空闲了会搞一下。
毕竟,男人对待子嗣和孙子辈,真真是不一样的。
隔辈亲的现象很普遍,通常来讲对于隔代也会有更大的容忍心和包容心,尤其是掌权者在年纪越来越大之后。
要不是有厢车,其实楼令不会让自己的嫡长孙长途跋涉去“新田”那一边。
事实也是那样,古时候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没有长辈会带着婴儿长途跋涉远行,恨不得一直好好保护在家里。究其原因就是条件太差,外出对婴儿或孩子来说太过危险了。
楼令事先亲自查看和布置嫡长孙用来乘坐的车驾,特地让人将棱角处全部包上了柔软的皮草,又是在进出口加了一道护栏。
至于说车驾的其它装置,尤其是刹车装置,更是在楼令的紧盯下进行检查和反复测试,连带拉车的马匹都是特别挑选温顺的母马。
这是楼令首次那么详细地来重视一辆车驾,其他人得知之后,只能说心照不宣了。
在娇姬等人出发在当天,楼令不止是送到城门口,后面还上了城墙遥望队伍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主母会亲自照顾阿大的。”林姒说道。
阿大这个昵称曾经属于楼小白,目下成了楼令嫡长孙的昵称。
孩子还没有名字?是的,按照传统的话,可能孩子没有出生就已经起名,只是会在三岁才正式赐名。
那种传统其实挺残酷,只有活到三岁之后才有正式的名字,原因当然是夭折率实在是太高了。
楼令只是看了一眼林姒,目光中存在着一些不满。
那简直直接说福姬不会带孩子。
话又说回来,初次成为人母的福姬确实不怎么会带孩子,情绪不稳定也导致缺乏足够的耐心。
有那么几次,福姬情绪出现失控的情况,不是侍女胆子够大,天晓得会不会伤到孩子。
胆子大的侍女是福姬从郤氏带过来的陪嫁,否则哪怕是保护小主人避免了风险,事后真不好说会有什么下场。
有那么一次例子之后,楼令可不顾上太多,拆散母子太残忍,增派侍女看顾嫡长孙则是一种必然。
可能郤氏那边也多少知道情况,他们在获得楼令的沟通之后,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怎么楼令作为公公加派侍女到儿媳妇身边,这种事情还需要得到郤氏的允许呢?用现代的理解方式,叫互相保证隐私。用春秋时代的理解,属于是礼仪的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