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57章 先这样,再那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余的中小家族?恰如楼令刚才所说,他不是中军将之前管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只能是任其打生打死;轮到楼令成了中军将,管什么事情都变得名正言顺,谁敢尥蹶子真的就敢打死谁。

荀氏爆发内乱,不会只是他们内部的事情,一定会有卿位家族主动干涉或被动牵扯进去,届时就是分阵营来展开交战。

晋国的卿位家族分阵营开打?以他们的实力,信不信交战规模不会比国战小,乃至于会比国战在兵力的动用规模上更多?

内战这种事情,无论是哪一边最终获胜,损失的都是国家的力量;要是打起来难以分出胜负,交战拖得时间越久,一定是给国家造成更大的伤害。

历史上的晋国不止一次迎来机遇,一次又一次就是因为爆发内战耗了一波又一波,搞得强大的晋国一次次失去机会。

要不然的话,晋国前前后后担任天下霸主的时间将近两百年!

那可是当了将近两百的霸主,没有取代周王室的地位,简直是太过不可思议了。

可以说,不是晋国不想取代周王室,完全是一次次内战搞得元气大伤,有能力压制一些强国,没有能力去取代周王室。

楼令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所不知道的是挽救了哪些人。

没有郤武子担任晋国的中军将,历史上是先由韩厥担任晋国的中军将,后来智罃又担任晋国的中军将。

栾书与韩厥在任期间,晋国的郤氏和栾氏先后被灭,他们对外的姿态很难强硬得起来,长期就是霸权不稳,偶尔被楚国夺去霸权。

轮到智罃来担任晋国的中军将,在他的力主之下对吴国展开全面的扶持,可算是挽住了晋国的颓势,同时也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包围。

后面,智罃将赵武这个女婿扶了起来,也将不少政治遗产交到赵武的手上。

所以说了,赵武小的时候历经一劫,后面像是成了天选之子,持续不断有人送遗产。

得了那么多好处的赵武,他将赵氏发展得比赵盾时期更好,只是在国家大事上的成就,实在是很难进行评价了。

怎么个难以评价法?赵武担任晋国中军将时期,最大的胜利是对战齐国获得,跟楚国的较量不算占太多的上风。最后,他也只是跟楚国展开第二次“弭兵会盟”,确立了晋国和楚国共同作为霸主,不再继续保持高强度交战的格局。

也是在赵武手上,晋国颠覆了武德充沛的核心价值观,等韩起和士鞅先后担任中军将,搞得晋国乌烟瘴气,一直到赵鞅面对吴国的挑战,晋人普遍诡异地失去战而胜之的信心。

可能是当时的夫差灭掉楚国吓住了晋国君臣?

亦或是,夫差率军北上到“黄池”会盟,展示了两万披甲之士,吓到了晋国君臣?

事实是,若非晋国时任中军将的赵鞅顶住心理压力坚持要付诸武力,晋国不止会丢大脸,也要失去天下霸主的宝座了。

楼令直接或间接灭掉栾氏、韩氏、赵氏,到底是不是在为晋国除害呢?

三家分晋之二的赵氏和韩氏覆灭,从赵氏和韩氏的很多所作所为,到最后分裂了晋国,从结果来论就是楼令帮晋国除了两大祸害。

在目前,楼令最大的野心是帮助晋国取代周王室,他要是干成这一件事情,其它学术上也有诸多成就,无论其后的子孙做了什么伤害晋国的事情,反正楼令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低不到哪里去吧?

当然,说得是只伤害晋国,扯上对异邦引狼入室这种事情,遑论楼令都做过什么事情,只要是楼氏帮助异族入侵中原,一定是要给楼姓抹黑,别说楼令这位祖先了。

楼令当天就向中行吴辞行,没有丝毫犹豫启程离开。

“父亲跟新军佐说了什么,他变得那么热情?”楼小白是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楼令说道:“为父告诉他,谁敢挑起内乱就灭谁。他当然会变得很热情。”

中行吴想灭掉智氏,最大的麻烦就是有外力干涉。

而楼令展现出来的态度,聪明人知道不是单独针对谁,针对的对象是所有人。

楼小白没有反应过来,惊道:“父亲威胁新军佐了?”

“不对……”楼小白反应过来,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那他的确是该心情放松许多。”

既然是含括了所有人,荀氏内部不稳的前提下,有那种约束对荀氏是一件大好事,怎么不会让中行吴放下最大的担忧呢。

楼令对楼小白的慢一拍皱了皱眉,说道:“你要习惯从全局出发,不要受于局部的局限。”

但凡是从全局作为出发点,眼界怎么都会变得更开阔一些。

什么叫受于局限?简单来说就是太容易干出“坐井观天”的行为操作。

人才与人才的差距在哪里?

拿三国时期为例子,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两边无论是自身什么情况,他们最大的志向都是天下归一;轮到孙吴的最大志向是一方割据,他们也就无愧于“江东鼠辈”的这个称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