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这些集结点后,各地武装部的官员会对他们进行分组,预备役直接按照正规军进行编制,打开军火库换装后膛枪,甚至包括大炮和火箭炮也交到他们手中,然后队哨营旅一级一级汇聚并按照西京留守府命令向前线增援。
而后备役则升级为预备役,按照预备役标准进行训练,同时编成一支支地方警备队,看住那些奴隶和属民并随时准备为正规军提供支援。
大明的预备役体系那可不是糊弄人的,杨皇帝可是每半年一次不定期不定额进行检阅,说不定哪一天他在不一定哪个皇宫就一道命令发出,指定不知道哪一个倒霉的预备役旅在限期内齐装满员开到他那里,然后和另一个同样倒霉的预备役旅在他指定地点进行对抗演习,赢了的统统有赏输了的主管官员说不定就得一撸到底,输得太惨的甚至有可能龙颜震怒直接扔西金州去流放。
在他折磨下,大明预备役始终保持着强大战斗力。
当然,这也跟明军打了二十多年仗,民间有着足够数量的退役军官和士兵,另外再就是雇佣军在大明一向是红火生意有关,毕竟打仗这事情丰富的经验是无比重要的。
而缅希科夫和中亚那些大汗们却不知道这些,前者正率领着三万俄军穿过茫茫荒原向撒马尔罕前进,后者则在他们前面全速赶往自己的领地,去召集起他们各自的军队,准备向明军发起最后的进攻。
的确是最后的。
他们不会有下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