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对脚盆国有过详细的研究,其上的内容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谢馆长,这电码本不是都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四字编码才对嘛?这三本书籍看着完全不像呀。”曹子建开口道。
“同咱们华国的电码本不一样,脚盆国的电码本兼顾假名,即平假名,片假名的双重编码体系。”
“片假名是脚盆国文的一种注音写法,平假名则是脚盆国使用的一种表音文字。”
“这些复杂的组成,使得脚盆国军队使用的电码本在民国时期因复杂性和保密性而闻名。”
“他们当时大多使用的是jn-25密码系统,属于替换式密码,以大量的代码组来替换明文中的字、词或短语等。”
“当时即便我们的情报组织能够截获他们的电报,也难以破译其上的具体内容。”
“但是如果有这三本电码本,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谢勋文说着,这就翻开其中一本电码本的一页,开始给曹子建细致讲解了起来。
“你看这一页,其上的内容完全没有规律可言,这是因为这一页是脚盆国的手工密码本,其加密方式类似书籍密码。”
“他们会以页码-行数-字符位置的数字组合作为密文。”
“例如情报人员发送一串数字,如「15-6-9」,这在外人看来,完全不知道这串数字代表的含义,但脚盆国情报人员却知道,这是表示某页第6行第9个字符15。"
“就可以通过这一页的内容来找到他们要发送的字。”
“将每一个字组合起来,就是一条重要的信息。”
.......
不得不说,谢勋文对于脚盆国的研究十分透彻。
他的解释,也让曹子建通俗易懂。
“不过哪怕在复杂的密码组,也不是不可破译的。”
“我曾经听老一辈人说过一件事。”
谢勋文露出回忆之色,跟曹子建说起了一段往事。
“那是43年的一个晚上,在军统的情报站里,电报员截获了一封电报密码。”
“这份电报的来源正是对脚盆国的监听,其信号源属于脚盆国某部。”
“当时,军统那边的专家就开始彻夜不眠的对这份电报进行破译,但一直都没有成功。”
“这时,有人提出,可以求助一下华先生。”
“这个华先生,正是咱们华国的现代数学之父。”
“虽然那份电报密码的内容令军统的那些专家费解,但是一到华先生的手上,华先生的数学头脑就如同受到启发一般,开始分析电报的编码,将每一个数字记录在稿纸上,然后推演出可能的解密方式。”
“仅仅只用了一晚的时间,华先生便破译了其上的内容。”
“这份电报内容,正是脚盆国将对国内某个区域展开空袭。”
“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那片区域才得以有机会提前疏散人群,并组织了有针对性的防空工作。”
“这也使得当时那片区域的人,性命得以保全。”
“所以我刚刚才会说,这电码本可以让当时的华国伤亡人数降低三成。”
“因为整个华国就一个华先生,属于分身乏术。”
“但是这电码本却是可以印刷成很多份。”
“原来如此。”曹子建恍然道。
“可惜....”谢勋文重重的叹了口气:“这三本电码本在如今已无用武之地了,不然放到民国,妥妥的官方宝藏。”
“曹先生,你说,倘若这个世界上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该多好?就可以将这三本电码本带到民国,挽救无数国人生命了。”
“谢馆长,您这...有点不符合现实了吧?”曹子建表情古怪道。
“我也就感慨一下。”谢勋文摇了摇头,这就将那三本电码本还给了曹子建。
不多时,车子在一家酒店门口停下。
谢勋文的安排很周到,住宿,出行,吃喝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在酒店解决了午饭之后,便是领着曹子建去到了他的房间。
等到曹子建将行李,其实就一个双肩包给放下之后,谢勋文开口道。
“曹先生,小徐就住你隔壁,你有什么事尽管跟他说,我下午还要回陈列馆处理一些事务,就先走了。”
“好,谢馆长慢走。”曹子建点了点头。
送别的谢勋文之后,曹子建在房间里待了一会。
对于下午去做什么,他已经有了安排。
下午,两点。
曹子建敲响了徐丰严的房门。
“曹先生,有何指示?”徐丰严打开房门,看着曹子建,问道。
“徐哥,带我去一趟罪证陈列馆,我想去参观一下。”曹子建开口道。
“好。”
当即,徐丰严驾车,带着曹子建来到了罪证陈列馆。
从车上下来,曹子建看到,罪证陈列馆主体建筑的造型和配色,就像一个大黑盒子倾斜着插入地面。
带给曹子建很直观的沉重感和压抑感。
在大黑盒子之上有着三根大烟囱的造型,好似提醒人们当年柒叄壹部队就是利用锅炉和烟囱进行毁尸灭迹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