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曹子建就知道对方已经断出了这套瓷器的制作年代了。
只是还没等曹子建报出这套瓷器的价格呢,薛老板继续出声道。
“五彩瓷器,康熙时期和光绪时期是最多的。”
“可以说,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所有五彩瓷,99%都是出自康熙和光绪这两个时期的。”
“没错。”曹子建赞同道。
之所以能这么一概而论,就是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和审美。
五彩瓷器,仅仅只在康熙和光绪两个时期有过流行。
这就好比一台传呼机,不管它保存的多好,多新,现代人一看到它,都能断定,这绝对是90年代出品的产物。
因为后面的时代压根就不生产这玩意了。
“你这套瓷器,从胎质,釉面,纹饰来看,应该是光绪时期的产物,而且还没达到光绪官窑的水准。”薛老板继续道。
“所以我如果没看错的话,这一套五彩花神杯应该是光绪时期民仿官的作品。”
“薛老板眼力果然了得,没上手就给准确断了代。”曹子建毫不吝啬的夸赞道:“虽然是民仿官,但这套瓷器品相完美,而且非常的雅,加上还是一整套,所以价格上,比有些单件光绪官窑的价值还要高上那么一些。”
“多少?”薛老板问道。
“薛老板要的话,给十八万就成。”曹子建答道。
“曹老板,我不要你让多,给我再让五千可否??”薛老板开口道。
“既然薛老板这么说了,这面子肯定要给,成,十七五千万您拿走。”曹子建痛快道。
“爽快。”薛老板哈哈一笑,这就示意曹子建将其给包起来。
随着吴建仁带来的客户全部离开,已经是十二点半了。
曹子建点了两份外卖,将手机给收起来的时候,就注意到范阳的视线一直聚焦在那刚刚摆放着雍正高足小杯的展柜上。
“范阳....”曹子建轻唤了一声。
“呃...怎么了?”范阳收回目光,应道。
“是不是这高足小杯被人给买走了,心里空落落的?”曹子建问道。
“有那么一点。”范阳也没隐瞒,承认道。
“大可不必。”曹子建宽慰道:“我手头还有好几件比那雍正高足小杯还精致,稀罕的高足杯。”
“哦?”范阳闻言,双眸微亮。
“不过相对的,价格也要高上那么一些。”曹子建继续道。
“什么时期的?什么类型的?”范阳问道。
“像什么成化斗彩花卉纹高足杯,还有...”
听到这话,范阳没等曹子建将话说完,便是打断道:“子建,你说你手里还有成窑斗彩瓷?”
要知道,成窑斗彩算是瓷史上的一段不朽传奇。
称之为旷世奇珍也不为过。
它虽始于宣德,但成熟于成化。
因为成窑画笔古今独步,盖丹青妙手寄其心力于瓷片之上,数百年来一直被世人所看重。
其典雅宜人,笔触秀丽,给人一种清新悦目之感,一改永宣时期的雄健豪放之风格,独步一时。
引得后世敬慕无限。
这也使得无论是明代的嘉靖与万历二帝,亦或是清朝的雍正,乾隆两父子,都对成窑斗彩醉心痴迷。
成化斗彩中最出名莫过于成化斗彩鸡缸杯莫属了。
不仅是成化斗彩瓷中的典型器物,这杯子在14年苏富比拍卖会上还以2.8亿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为当时最贵的瓷器之一。
“没错。”曹子建答道。
“东西呢?现在在哪?”范阳问道。
“在家里藏着呢。”曹子建答道:“等博览会结束,我领你去我家看看。”
“子建,你先跟我透露一下大概价格,让我心里有个底。”范阳开口道。
“你要的话,肯定给你最低价,五百万。”曹子建答道。
虽然说,成化斗彩鸡缸杯和成化斗彩高足杯,都是成窑斗彩。
之所以价值差距如此之大,除了两者的历史地位完全不同以外,存世量,纹饰独特性和工艺难度都是影响两者价值的重要因素。
成化斗彩鸡缸杯那可是跟帝王直接捆绑在一起的,据说是成化帝为万贵妃特制,融合帝王情感与宫廷秘闻,杯身"子母鸡"图案更是暗喻皇家血脉传承。
其制作动机远超普通御用瓷。
而花卉纹高足杯,虽属御窑精品,但缺乏明确帝王轶事加持。
在存世稀缺性上。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完整传世品全球不足20件,且多藏于顶尖博物馆,如台省故宫、京城故宫等。
稀缺性使得持续推高价值。
而花卉纹高足杯存世量相对较多,虽仍属珍品,但稀缺性远不及鸡缸杯。
然后就是纹饰独特性与工艺难度。
鸡缸杯纹饰首创"斗彩"技法,青花勾边后填彩,需两次烧制,小鸡绒毛等细节都需精准控温。
画面融合动态鸡群、湖石花卉,布局疏朗生动,成化后历代虽都有仿制但都未能还原其神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