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氏家族三大势力派军队围攻信都的高欢,开始时来势汹汹,中途出了尔朱兆扣押贺拔胜、斛斯椿这档子事,尔朱仲远、尔朱度律撤军走了,围剿之事一下子就黄了。
尔朱兆对贺拔胜实在痛恶,打算杀死他。
贺拔胜了解尔朱兆的特点,也知道其弱点。
他一不服软求饶,二不硬怼找死,而是对尔朱兆晓之以理。
他说:站在大将军您的立场,我当初离开尔朱氏投靠元子攸,确实死有余辜。
但我现在代表的是彭城王尔朱仲远。
如果大将军杀了我,必定激怒尔朱仲远,尔朱氏家族几方面的关系因此破裂也说不定。
言尽于此,是杀是放随便大将军。
尔朱兆被击中软肋。
他是个容易冲动之人,却不是嗜血者。
相对于其他乱世枭雄,尔朱兆在杀人这点上反而有些另类。
如果他稍微残忍一点,高欢有三回必死无疑,坟头草都比人高了。
如贺拔胜设想的那样,尔朱兆放过贺拔胜、斛斯椿,把他们的马匹、武器全部归还,还送了干粮、水袋,让他们和十几个卫士一起离开。
二人及卫士由尔朱兆军营出来,赶到自己原来的驻地一看,人影子都没有一个。
派人出去打探后得知,原来自己二人被扣押后,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两位老板带着大军撒丫子跑了,根本没有考虑过二人的生死,更别谈采取营救措施。
两人的心一下子拔凉拔凉。
为尔朱氏家族做狗,还真没什么意思。——这是二人瞬间明白的道理。
二人的这点觉悟,后来直接导致尔朱氏家族被团灭。
……
高欢方面一看尔朱度律、尔朱仲远的大军撤了,就剩尔朱兆的5万军队。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开干。
高欢随着窦泰的2万先锋军一起,段荣、娄昭领4万人为中军,高乾、尉景率4万人殿后。
大军开到广阿城下,准备发动进攻。
动手前,尔朱兆和高欢心有灵犀,相互对望。
尔朱兆站在城墙上,高欢骑马靠近些,听听他想说什么。
尔朱兆:“不义之徒高欢,我叔父尔朱荣待你如何?我尔朱兆待你如何?你我可携手共有天下,为何你偏偏要挑最蠢的路走、与我家作对?”
高欢:“我当初投奔天柱大将军,既是为身边兄弟找条活路,也是为了有机会辅佐元氏皇族、报效朝廷。我问你:我要报效的皇帝元子攸安在?”
尔朱兆:“元子攸设计杀害我叔叔尔朱荣,我杀元子攸是报家仇。与你何干?”
高欢:“尔朱荣作为人臣,强行带兵入京,打算行谋逆之事。皇帝元子攸诛杀逆贼,何来家仇?”
尔朱兆:……
高欢:……
二人对视良久,最后尔朱兆大声道:“你我从此无干。战吧!”
高欢:“那就战!”
于是,高欢退后回到军阵中。
窦泰下令攻城。
……
两天之后,广阿城破。
高欢大军杀进城里,尔朱兆军大败。
守城军士死伤过万,被高欢军俘虏5000人。
尔朱兆率领残部逃回晋阳。
令高欢非常高兴的是,此战之中,一位老朋友、有恩于己之人,借机投靠了自己:刘贵。
刘贵是尔朱荣亲信,过去一直跟在尔朱荣身边。
尔朱荣被元子攸杀死前,派刘贵赴汾州,找尔朱兆交代计划和任务。
尔朱荣意外被杀死后,尔朱兆匆忙去晋阳接收尔朱荣遗产,便任命刘贵接替自己担任汾州刺史。
刘贵这次奉尔朱兆命令率军一同出征冀州,心里就在盘算投奔之事。
正好尔朱兆败逃,刘贵趁机率自己的人马归顺高欢。可谓得偿所愿。
……
高欢军队既然已经出动,自然想多捞点好处。
之前与尔朱兆作战,战场在广阿城、殷州,这里本来就是河北军自家锅里的肉,吃着不香。
河北境内只有一块别人家的肥肉,那就是相州。
相州的地理位置很关键。
它的黄河对面就是尔朱仲远驻守的东郡。
西边是建州,与洛阳隔河相望。
相州仿佛是尔朱氏家族在河北地盘里楔入的钉子,战略上对高欢威胁很大。
高欢决定趁机拔掉它。
10万冀州大军向着相州扫荡而去,所过之处,军民望风而降。
大军围攻相州刺史部首府邺城。
相州刺史刘诞率军作垂死挣扎。
但作用不大。
532年正月17日,邺城被冀州大军攻破。
刘诞被俘、斩首。
高欢这次又收留了一位熟人:斛律金。
高欢上次在邺城抢粮后,尔朱世隆把敕勒名将、镇南将军斛律金调来与刘诞一起守相州。
邺城城破后,斛律金向高欢投降。
斛律金曾经参加过破六韩拔陵起义军,后来被尔朱荣收留。
他有几样非常特殊的本领:听马蹄声、闻空气中马粪味道,能基本断定马队距离多远、有多少匹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