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所料不错,武都和阴平恐怕早已被攻破,汉中此时应该已经被重重包围了吧!”
法正猜测道。
他现在非常清楚,在这样巨大威力的武器面前,汉中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但其他地方绝对无法幸免。汉中被围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是啊,如今汉中已被包围,我们原本还想突围,但显然希望渺茫。”田丰叹息一声,这个预料虽然残酷,却也无比现实,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
眼见法正正要起身,袁绍赶忙伸手将他扶起,此刻,他的心中一片坦然。
面对死亡,他竟然也能如此淡然,仿佛一切都已释然。
望着面前一众班底,袁绍的眼神愈发坚定,那股子决心就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愈发炙热:
“诸位放心,纵使我袁绍身死族灭,也一定要为诸位谋求一个光明的前程。”
想到这里,袁绍的心中涌起一股决绝,他猛然拔出宝剑,毫不犹豫地划向自己的脖子,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己的生死关系到袁绍集团的命运,也关系到麾下众多文臣武将的未来。他不能让自己成为段尘的阻碍,更不能让史书上记载自己是一个畏惧投降的懦夫。
刀锋已然划破脖子,二流武将想要自杀,在场的文士们惊慌失措,想要阻拦却无能为力。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法正幻化出双臂,猛然抓住袁绍的长剑,用尽全身力气将其狠狠地砸在地上。
袁绍的投降并没有引起法正太多的情绪波动,但他的自杀之举却让法正出奇地愤怒。
法正瞪大了眼睛,怒视着袁绍,声音颤抖地说道:
“我本以为主公乃是有雄心壮志的一代明主,是遵循自身志向矢志不渝的天下英雄,是重视臣民体恤百姓的一代仁义之君;今日之举,倒是我看错主公了!”
说完,他愤然转身,拖着病躯,脚步踉跄地就要离去。方才阻拦袁绍的举动,让他损耗颇大,嘴角已然渗出鲜血。
田丰等人见到袁绍如此决绝,心中一阵惊愕,纷纷愣在原地,一时间无法反应过来。
等到法正转身离去,他们才如梦初醒,纷纷冲向前去,紧紧地抓住袁绍,死死不松手。
“孝直,我离去后,你等才能安然为辽东效力啊!如今我命尚存,却让跟随我的忠臣良将蒙受猜忌,怀才不遇,这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害了你等吗?”袁绍的眼中满是痛苦和无奈,泪水滑落。
田丰猛地抓住袁绍的双手,他那原本稍显轻松的面容此刻又变得泪流满面,口中哽咽着说道:
“主公何必如此?我等又岂能是以主公之性命换取前程的不义之士吗?”
郭图更是双膝跪地,紧紧抱住袁绍的大腿,不敢有丝毫松懈,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一时间竟然说不清楚话来,只能听到他不断重复着:“主公不能死啊!主公不能死啊!”
现在的郭图,哪里还有历史上佞臣小人的模样。
郭图工于心计,其天赋尽在人心,他可以察言观色,能够发现并且方大顺应一个人的情绪。
同时,他也是一面镜子,作为主公的袁绍是什么样的人,那郭图便是什么样的。
如若袁绍坚韧果决,那郭图就是最趁手最忠诚的臣子,如果袁绍稍有迟疑,那郭图就是情绪的方大器,是他退缩的,做出错误决断的理由。
可现在,袁绍以诚心待人,真心实意的为臣下着想,哪怕是郭图也为之感动,甚至比田丰等人更甚之。
这个时候,他们很明白核心在哪里,就在那个已经走到门口,背影略显沧桑的少年身上。
却见法正不似田丰郭图等人那般急迫,他的身影在袁绍的注视下,缓缓地转过身来。
他的神色平静如水,仿佛眼前的闹剧不过是一场戏,而他只是一个旁观者。
这样的眼神,如一把利剑,直插袁绍的心脏,让他心中充满了痛苦。
袁绍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法正,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觉得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误解,他宁愿面对失败,也不愿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误解。他的心中涌起一股绝望的情绪,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孝直,究竟是为何呢?”袁绍的声音带着一丝哀求,他再次询问着,希望能从法正的口中得到一个答案。
终于,他转过了身子,他的目光落在了袁绍的身上,眼神依然冰冷,他的目光如刀,冷漠的盯着袁绍
“我本以为,主公会有远志,投靠段尘,乃是形势所迫,无论如何也不算什么。却没想到主公竟然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全所谓的名节!”
袁绍想要解释,他张开嘴巴,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如此微弱。
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各种思绪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而,法正并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他的话语如连珠炮般继续响起:
“不必多言,试想主公今日身死,天下人会如何看我等,那段尘又会如何看我等。难道我等就是背主不成,还要将主公逼死,以求那段尘的信任吗?主公今日行径,看似全了自身名节,实则陷我等于不忠不义之境地啊!”
袁绍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冷汗涔涔。
“况且主公家中还有老母,麾下还有士兵百姓拥戴,膝下还有孩子即将成家立业,难道主公就要放弃这一切,一死了之吗?这难道不是不孝不仁吗?”
法正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是在质问,却又显得关切。
袁绍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头低得几乎要碰到地面。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羞耻,他无法面对自己的过错。
“是我的错,我只想到了我走之后,诸位能得到信任发挥自己的才能,却没想到会对忠于我的人影响如此之大,投降之事,还要从长计议啊!”
袁绍的声音带着深深的自责,他抬起头,望着法正,极为坦然的表达了自己的错误。
这个时代,历经挫折的袁绍已经没有多少优柔寡断的资本,也自然没有刚愎自用不听忠言的立场。
从始至终,他历经坎坷,起起落落,心境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磨砺得越发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