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109章 爆银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且,还需要朝中大臣出面进行保举,极少有直接任命举人当官的先例啊。”

朱由校闻言,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道:“如今局势紧迫,也只能权宜行事了。”

杨鹤则满脸为难,再次躬身奏道:“启禀陛下,若是选用少量举人入朝为官,倒也还说得过去。

但若是大规模启用举人担任官职,以此来填补山西官场的诸多空缺,老臣着实担心,此令一旦颁布,恐怕会对今后的科举取士产生不利影响啊。”

朱由校听闻此言,陷入了沉思。杨鹤所言确实在理,以往举人出任的官职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职位,但凡品级较高的官员,大多是进士出身。

一旦大规模任用举人当官,这就等于告诉世人,只要考取举人功名,便可入朝为官,如此一来,往后谁还愿意费尽心力去考进士呢?

而且,朝中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又会作何感想?

思索片刻后,朱由校忽然想起江宁说过的一句话:“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小鸡尿尿各有各的道。”

他心中顿时有了主意,赶忙开口说道:“杨爱卿,朕有个想法。

不如将吏部尚未担任官职的进士,安排到山西官场担任职位较高的官职。

至于县令这一级别的官职,则由举人来担任。

如此这般,或许既能解山西官场的燃眉之急,又能平衡朝局。”

杨鹤听完,思索片刻后,点头说道:“老臣以为陛下此法甚妙。

如此安排,既能迅速填补山西官场的空缺,又可兼顾平衡朝局。”

其实,杨鹤还有一件事未点明,朱由校同样也没提起。

此刻御书房中的一众大臣,都默契地避开了江南东林党学子这个话题。

毕竟朱由校刚登基那会,被东林党掣肘的日子可不是一天两天。

后来,他与江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东林党从朝堂中清理了大半。

如今,他们宁可大力提拔举人,也绝不想再让东林党人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