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爸却饶有兴趣地问道:“卖衣服真这么赚钱?”
没等高远和李健群回答,他自个儿说道:“是了,连陈小二倒腾服装都能发,他还是散着卖的,你们俩开了家店,成规模了,挣得只会更多。”
您这是受电视剧的荼毒不轻啊。
高远和李健群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李健群还是跟老爸解释了一句:“爸,我和高老师只是其中一个股东,另外还有两个股东,一个是李诚儒,一个是小叔,其实挣得也不算多。”
李爸点点头,道:“你们自个儿的事情,一起商量着办,合伙也好,独立经营也罢,只要依法依规正当经营,那就一定没问题的。”
让高远高兴的是,老两口都是开明的人。
春节说来就来,一家人再次聚在新开路胡同老宅里。
今年有了李家三口人的加入,这个春节过得更热闹了。
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年初六是高跃然出嫁的日子。
婚房是电影局分配给靳鹏飞的,两室一厅,布置得喜气洋洋。
这年头儿结婚不兴搞什么仪式,本着不铺张浪费的原则,一切从简。
一大早,靳鹏飞来到新开路胡同接新娘子。
高跃然拉着齐慧芝和张雪梅的手掉了会儿泪后就跟他她老爷们儿兴高采烈地走了。
“没心没肺啊!”高远感慨道。
高雅也点着头,叹息道:“结婚就那么好吗?”
高远嗯嗯道:“好啊,结婚的乐趣你想象不到。”
高雅似乎明白了什么,白他一眼,道:“臭流氓!”
年味儿在过完15后渐渐淡去。
这天是阳历的2月20,宜打扫、作灶、馀事勿取、铺路。
忌祈福、安葬、安门、祭祀。
上午阳光明媚,但小风一吹,还是很寒冷。
紫禁城影业全员到齐,邬倩倩、肖雄、顾小白等人也都回来了。
坐在会议桌上首的高远逡巡一圈,甚是欣慰。
兵强马壮啊。
“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首先对去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其次说一下今年的工作安排。”高远开口了。
大家全神贯注望着他,都很好奇公司今年有什么大动作。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高远满意地微微颔首,又道:“众所周知,公司前年底成立,去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因为人员不充足等因素,去年我们只拍摄制作了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
但成效大家已经看到了,《霸王别姬》和《小院人家》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霸王别姬》斩获了柏林影展的三项大奖。
《小院人家》深受观众们的喜欢。”
掌声瞬间爆发出来。
大家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不料高远一抬手,话锋一转严肃道:“你们别高兴得太早,有成绩就有不足,过完年后,我们公司收到了几麻袋观众来信,其中不乏批评的声音。
鲁主任,你给大家念几封吧。”
鲁晓威点点头,拿起一封信,拆开后取出纸张,道:“批评声主要集中在《小院人家》上面,因为《霸王别姬》获得了国际大奖,即便是有些同志不喜欢这部片子,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批。
像这一封,是京城一位老同志写来的,他表示,《小院人家》低俗、庸俗、媚俗,剧本粗制滥造,演员表演夸张不入流,硬把讽刺到幽默。
故事里处处充满了调侃。
语言是生活化了,但却给人一种浮躁、矫情、假大空的感觉。
本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郑晓龙也拿了一封信拆开,说道:“我这里也有一封反面意见的,这是位退了休的老工人,哦,机床二厂的。他说,这部电视剧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极尽讽刺之能事,不伦不类!
还有讽刺、污蔑老干部的情节,你们剧组要为这种不当行为向人民群众谢罪!”
众人懵了。
田壮壮问道:“我们有吗?”
李少红摇摇头,道:“我反正是不记得了。”
高远目视着郑晓龙,道:“这位老职工有没有提起过哪一集讽刺、污蔑老干部了?”
郑晓龙苦笑道:“他在信里说,编剧们把艾和平这个人物塑造得太事儿妈,并不是每一个在基层工作的居委会大妈都像艾和平那样咋咋呼呼,张家长李家短地搬弄是非。
咱们这么去塑造艾和平,是对广大基层工作者的不尊重。
是会让人民群众对基层工作者产生巨大误会,从而给基层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制造难度。
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不负责任。”
“言辞犀利啊!”高远也苦笑一声。
鲁晓威点点头,道:“几百封信,有四分之一都是批评声。但是高总说这属于不足我觉得言重了。
我听说,剧本创作之初编剧团队就已经把故事的总基调确定了下来。
我们这部剧就是以讽刺当今的社会现象为主题,通过故事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