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超云不在,姜淳于和赵长启吃的头都不抬。
小黄鱼好吃,珍珠斑也好吃,蛤蜊炖蛋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喜欢。
除了皮皮虾对姜淳于来说有点难剥,其它的都不算事。
不过赵长启是剥皮皮虾的高手,就看见他一捏一掰,然后这么一拧,一个完整的虾肉就送进了嘴里。
姜淳于学的磕磕绊绊,手都被戳了几次,虽然最后虾仁没赵队长的那么完整,但是已经非常不错了。
估计多吃几次,姜淳于觉得自己也会是个剥皮皮虾的高手。
一人两碗饭,四个菜,别说平时在学校,就是在家里也没吃的这么好的。
最后,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溜溜缝。
这顿饭,非常完美。
饭吃到尾声,船长和张哥端着饭盆凑了过来。
船长一脸的笑:“小乔同志,喜欢吃什么和你老张说,让他做。老张别的不行,做菜的手艺是没得说的。”
张哥也频频点头:“对,其它船送了不少青蟹和虾在这,我都给养在网箱里,你想吃和我说一声,随时想吃随时给你做。”
有青蟹和虾啊。
姜淳于眼前一亮,她想偷渡送点进空间,给林小七吃。
还想偷渡点存空间,以后想吃就吃。
她记得空间里还有几个很大的水箱,是前主人用来储存净水的。
她可以放上海水,专门养点海里的鱼虾蟹,这样以后就算不在海边,也能吃上海里的海鲜。
姜淳于想着在空间屯上海鲜,以后就有着吃不完的海鲜。
想想都觉得美好。
船长没察觉到姜淳于在走神,他婉转地说出此行的目的:“小乔同志,你觉得我们那个渔网还能再改进吗?”
他们的这种桁杆拖网其实有很多弊端,因为用的桁杆撑开网口,这种网口就会呈现长条状。
弊端是网口不够大,操作起来也多有不便。
网图,侵删
姜淳于听船长说起种种弊端,不由沉思,她记得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一种网板拖网。
为什么到现在,船上还没有运用得到呢?
那么是不是还没出现,或者只是在小范围出现。
姜淳于婉转提醒道:“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用网板,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
“网板?”
船长摇头,“没听说过,怎么用。”
姜淳于用手比划:“帮我找两块这么长,这么宽的两块板子,我去改了试试。”
她也不知道具体尺寸,只能大概的比划。
“行,我现在就去。”
船长几口将碗里的饭菜刨进嘴里,转身就去找人找板子。
他们船上,想要找两块板子还是没问题。
板子找来,船长的问题又出来了:“我们这种网,有时候在海底会勾到岩石和珊瑚丛,有没有办法让网往上升一点?”
渔网很脆弱的,要是不小心勾到什么,很容易就会被扯坏。
他们出海一趟,短的一两个月,长的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渔网要是坏了不能替换的情况下,确实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虽然他们不靠捕鱼为生,可长期在海上漂泊,他们其中大半的食物还是来源于海洋。
姜淳于不用想,就有办法解决问题:“在拖网上加装漂浮。”
这样就可以捕捞中层鱼群,也不用担心渔网会被海底的珊瑚群或者礁石给扯坏。
这些当然不是她的智慧,都是数代渔民们积累下来的。
大家从开始的摸鱼、叉鱼、棒鱼、射鱼、网鱼和钓鱼,逐渐发展到现在大型机械辅助捕鱼。
姜淳于越说,船长的眼睛越亮,迫不及待地想让姜淳于去帮忙修改他们的渔网。
“对了,一号船,二号船和六号船都想你能帮忙把摇杆给改造一下。你有没有空,有空的话能不能……”
“可以,到时连渔网一起改。”
姜淳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她改造的摇杆是根据普里蒂克动力滑车的原理来的,普里蒂克动力滑车就是吊在桅杆上的动力滑车,用来收网。
他们在船上,很多想不全,姜淳于只能弄点简易的装置,让大家能在捕鱼的时候轻松点。
好在他们这是货船,不以捕鱼为生。
装备简易但是实用就行。
姜淳于原本都准备和船长走,又被赵长启拦了下来:“婉婉,你不是说有事和我们说的吗?”
“啊,对。”
姜淳于都把这事忘了,她扭头看向船长,商量着问:“要不等会再去改装渔网。你们先准备好东西,我等会就来。”
船长能说不行吗?
当然不能,他只能点头,让开位置:“行,我先让他们准备东西,你忙完了就过来。”
端着捞汁小海鲜走的时候,姜淳于偷摸给张哥塞了一包烟。
空间里有的东西她都不吝啬,她没改装渔网前张哥对她就很偏爱。
给包烟,只是感谢,并没有其它的意思。
陆超云和赵长启看着姜淳于给张哥塞烟,两人都没说话。反而是张哥,得意地挑眉,一脸的炫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