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万载孤寂,觉醒归来 > 第六篇:东皇遗泽:希望星的奇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篇:东皇遗泽:希望星的奇迹

永恒纪元三百零八年,同盟边缘星域,“希望之星”(编号:TX-7B)。

这是一颗曾经生机盎然的类地行星,环绕着一颗步入暮年的红巨星运行。随着恒星的衰老膨胀,光照减弱,气候剧变,“希望之星”的地表环境早已恶化。冰川从两极蔓延,覆盖了大片曾经的温带沃土;海洋大面积冻结,仅存的液态水域也在不断缩小、盐碱化;大气层变得稀薄而寒冷。曾经繁荣的生态系统崩溃,绝大多数本土物种早已灭绝。留守在此的,是数千万名不愿或无法离开故土的人类殖民者后裔,他们蜷缩在依靠地热和核聚变维持的少数几座地下城市中,资源日益枯竭,社会弥漫着绝望的气息。迁徙计划因技术和资源的极度匮乏而一再搁浅,星球的生命,似乎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老教授埃文斯,是地下城“曙光站”的资深生态学家,也是留守居民的精神支柱之一。此刻,他正站在观测穹顶,透过厚厚的防护玻璃,望着外面被冰霜覆盖的死寂世界,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显示,星球最后的几个大型地热源也即将衰竭。届时,连维持地下城基本生存的能量都将失去。希望,如同这颗星球的名字一样,早已名存实亡。

“教授,最后的能源配给方案已经制定好了……但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年轻的助手声音低沉地报告。

埃文斯沉默地点了点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三个月,对于一颗星球的生命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文明的灯火在这片严寒中逐一熄灭的最终景象。

然而,就在这绝望的谷底,奇迹,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起初,只是最精密的生态监测仪器捕捉到一丝异常——星球大气中某种早已消失的、具有温室效应的痕量气体,浓度出现了极其微弱的、无法解释的回升。紧接着,全球地磁场的微弱波动频率,发生了一种奇异的、趋向稳定的变化。这些变化细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本应无人察觉。

但几天后,更加明显的迹象出现了。一些早已被判定为彻底死亡的地下孢子植物,在废弃的培育舱角落,竟然冒出了极其微弱的、几乎看不见的绿芽!覆盖极地冰盖的远古冰芯样本中,检测到了早已灭绝的微生物重新开始活动的代谢信号!

“这不可能!”埃文斯看着助手送来的报告,双手因激动而颤抖。他亲自带队,冒险前往地表进行实地勘察。

当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踏上万年冻土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原本绝对冰封的区域,冰层之下,竟然隐约透出了丝丝缕缕的、极其微弱的生命灵光!空气中,似乎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令人心神安宁的暖意,仿佛严冬过后,第一缕春风悄然拂过。

“生命反应……全球范围内的生命反应都在缓慢复苏!”监测站传来了近乎癫狂的报告,“不仅仅是残留物种,是……是生态系统的底层结构在重建!能量来源不明,但模式……类似于某种极其温和而强大的生命场在滋养!”

希望,如同野火般在幸存者中蔓延。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困惑: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同盟在接到求救信号(原本是准备发送最后的告别信息)后派出的紧急调查小组很快抵达。带队的是星海学宫的一位年轻生态学家,恰好是林沐风的学妹。他们动用最先进的设备,对星球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和分析。

结果令所有专家震惊。他们检测到,一股磅礴、温和、充满无限生机的能量场,正如同无形的光雨,均匀地洒向整个星球。这股能量并非来自恒星,也非地热,更非任何已知的技术造物。它仿佛源自星球本身,却又超越其上,与万物发生着最本源的共鸣。它修复着受损的基因链,净化着污染的环境,温和地调节着气候,甚至……在微观层面,引导着生命演化朝着更适应新环境的方向进行微调!

“这……这感觉……”年轻的生态学家感受着仪器上传来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能量波动,泪水模糊了双眼,“像是……传说中的……东皇陛下的生命源核之力!”

经过最精密的溯源分析,结合对历史记载中叶阳生命本源波动的对比,调查组得出了确凿的结论:滋养“希望之星”的,正是东皇叶阳在散入万界时,无意中飘散至此的一缕极其微小的生命本源碎片!它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恰好落在了这片最需要希望的土地上,并在此扎根,悄然绽放。

消息传开,“希望之星”陷入了狂喜的泪水与欢呼之中。绝望的地下城变成了欢庆的海洋。人们走出地下,在逐渐回暖的空气中,感受着久违的生机。他们知道,他们得救了,不是被更强大的文明施舍,而是被一位传奇的遗泽,被宇宙中最本源的善意所拯救。

埃文斯教授老泪纵横,他带领着幸存者,不是急于重建高楼大厦,而是首先在复苏的大地上,种下了第一片纪念林。他们立碑,碑文没有歌颂自己的坚韧,而是记载了这场奇迹的由来,记载了东皇叶阳的恩泽,也铭刻下幸存者们新的誓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