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探金,”史国栋转过身,眼里满是憧憬,“等巴拿马的咖啡种植基地建成,咱们就把川渝火锅开到巴拿马去。到时候,咱们既有黄金,又有咖啡,还有火锅,真正实现了‘环球事业’!”
李探金用力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枚武警退役徽章,一枚递给史国栋:“咱们兄弟俩,这辈子都要像这徽章上写的一样,忠诚于国家,忠诚于自己的事业!”
史国栋接过徽章,和自己的那枚放在一起。两枚银色的徽章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就像他们在马那瓜相遇时,那道穿过人群的迷彩服光芒——无论走多远,无论做什么,军人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
此时,马那瓜的夜空渐渐亮起星星,金矿的厂房里依旧灯火通明,机器运转的声音像一首低沉的赞歌,诉说着一个关于梦想、友谊和黄金的传奇故事。而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马那瓜的清晨,带着山间湿气的风穿过黄金提炼中心的厂区,吹得悬挂在办公楼前的中尼两国国旗微微飘动。史国栋刚走进办公室,李探金就抱着一叠勘探报告闯了进来,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连平日里总是梳得整齐的头发都翘起来几缕。
“史总!你快看这个!”李探金把报告“啪”地拍在办公桌上,手指着其中一张彩色地质图,“西侧新探测到的矿脉,咱们又做了三次采样分析,金含量平均达到每吨8克,比主矿脉还高近一倍!而且矿脉走向特别稳定,一直延伸到北边的卡斯塔山脉,保守估计纯金储量能再增加150吨!”
史国栋放下手里的咖啡杯,俯身盯着地质图。图上用红色实线标注的矿脉像一条粗壮的血管,从现有矿区一路向北,在卡斯塔山脉深处分成两条分支,密密麻麻的采样点标注着不同的金含量数据,每一个数字都让他心跳加速。“确定没有误差?”他抬头看向李探金,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150吨黄金,按当前国际金价计算,相当于近9亿美元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金矿的开采年限能从20年延长到30年以上。
李探金拍着胸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密封袋,里面装着几块深褐色的矿石,矿石表面隐约能看到细小的金砂:“这是昨天刚从新矿脉采集的样本,我亲自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的,数据绝对准确!咱们武警黄金技术学院出来的,最讲究‘数据说话’,绝对不会错!”
史国栋拿起一块矿石,放在手心轻轻摩挲。矿石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却让他心里涌起一股热流。他想起一年前刚收购这座废弃金矿时,不少人都觉得他疯了——一家做餐饮和咖啡的企业,居然跨界搞金矿开采,还是在尼加拉瓜这样的国家。但现在,事实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马上召开技术会议,”史国栋把矿石放回密封袋,语气果断,“让勘探团队制定详细的开采方案,设备方面需要补充什么,直接报给采购部,从国内调最快的物流。另外,通知环保部门,新矿脉开采必须严格按照之前的环保标准,不能破坏卡斯塔山脉的生态环境——咱们既要挖黄金,也要给当地留下绿水青山。”
李探金用力点头,转身就要往外走,却被史国栋叫住。“还有件事,”史国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巴拿马的咖啡种植基地那边,昨天传来消息,第一批咖啡豆已经成熟了,邀请咱们下个月去考察。你跟我一起去,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巴拿马找到黄金勘探的机会——说不定咱们的‘黄金咖啡双业务’,能在巴拿马也打开局面。”
李探金眼睛一亮,立刻答应:“好!我早就想看看咱们的咖啡基地了,听说那边种的是从云南引进的阿拉比卡品种,味道比尼加拉瓜本地咖啡豆更醇厚。至于黄金勘探,我正好带些设备过去,说不定真能有新发现!”
两人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秘书拿着一份请柬走进来:“史总,尼加拉瓜农业部长送来的请柬,邀请您下周参加全国咖啡产业论坛,想请您分享‘中美之光’咖啡的种植和销售经验。”
史国栋接过请柬,只见上面用金色字体写着“特邀嘉宾”四个大字。他笑着看向李探金:“你看,咱们的咖啡业务也越来越受重视了。这论坛正好是个机会,能和尼加拉瓜的咖啡种植户多交流交流,说不定能把咱们的咖啡种植基地再扩大些——毕竟,黄金能挖三十年,但咖啡能种一辈子。”
尼加拉瓜咖啡产业论坛在首都马那瓜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当天,会展中心里挤满了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种植户,有国际咖啡品牌的采购商,还有尼加拉瓜政府的官员。
史国栋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胸前别着“中美之光”咖啡的徽章,刚走进会场,就被一群人围了上来。
“史先生!我是莱昂省的咖啡种植户,我种的咖啡豆去年卖给了‘中美之光’,价格比卖给其他收购商高了20%!”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握着史国栋的手,脸上满是笑容,“今年我想扩大种植面积,不知道能不能和你们继续合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