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傀儡”凭借其远超同侪的灵活性与结构强度,在炼器堂内部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霍天渊那套被鄙视为“旁门左道”的杠杆滑轮理论,第一次以无可辩驳的成果,堵住了许多质疑者的嘴巴。虽然依旧有老派炼器师认为此法“匠气过重,缺乏灵韵”,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对精度和结构要求极高的领域,这种笨功夫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霍天渊自己,则从这场“物理学的胜利”中,找到了一丝久违的自信与平静。他终于意识到,或许不必强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比如能量核心、滴血认主)钻牛角尖,转而将自己那种倾向于结构、注重实效的思维发挥到极致,同样能走出一条路来。
心境稍定,他便接到了宗门发布的一项常规任务——为外门弟子炼制一批制式防御法袍。任务要求明确:具备基础物理及低阶法术防御能力,材料成本可控,款式统一。
这任务本应枯燥乏味,是炼器学徒的练手活。霍天渊领回了大堆的“柔韧麻”和“低阶灵兽皮”作为主材,以及用于绘制基础防御符文的“固土灵墨”。
起初,他确实按部就班。处理材料,裁剪出宗门规定的、那种宽大、臃肿、毫无美感可言的直筒式法袍雏形。这种法袍唯一的好处就是省料且对体型包容性强,但穿在身上,活像套了个灰扑扑的布袋子。
然而,当霍天渊拿起裁剪工具,看着那毫无生气的布料时,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出“千机浑象球”的笨拙、“小七彩塔”的艳俗、乃至那根“金属簪”的粗笨。一种对“美”的潜在渴望,或者说,是对“丑陋”的无法忍受,悄然萌发。
“防御力固然重要,但穿在身上,总得像个样子吧?”他嘀咕着,“宗门这制式法袍,简直是扼杀一切青春与活力!”
他的“结构优化”强迫症,在此刻奇异地转向了“美学优化”。
他先是拿起炭笔,在废纸上随手勾勒。不再是那呆板的直筒,而是尝试收拢腰线,放宽下摆,形成流畅的A字形;袖口也不再是敞口的布袋,而是设计了略带收束的弧度,行动间更显利落;领口也从圆领改为略带弧度的立领,增添一丝精神气。
“嗯,结构上,腰线收束并不影响核心防御符文的覆盖,反而可能因为更贴合身体,使得灵力流转更顺畅?”他强行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功能性”理由。
接着是配色。宗门提供的“柔韧麻”本是灰褐色,灵兽皮也是深棕色,沉闷无比。霍天渊看着手边一些之前炼制“小七彩塔”时剩下的、品质极差的边角料琉璃粉末,以及一些用于给金属着色的低阶矿物颜料,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
他尝试将极少量的碧玺绿琉璃粉末融入处理布料的灵液中,染出了淡雅如春水的青碧色;又将些许赤铁矿粉与赭石粉调和,得到了沉稳而不失温暖的霞红色。他甚至尝试了渐变染色,将布料一角浸入浅色灵液,逐步过渡到深色,营造出云雾般朦胧的层次感。
“色彩……或许也能影响穿着者的心境?心境愉悦,修炼效率说不定也能提升?”又一个牵强但自洽的理由诞生了。
他完全沉浸在了这种“设计与创造”的快感中。防御符文的绘制,反而成了最次要的环节,他只是确保那几个基础的“避尘”、“坚韧”、“弱效灵力偏转”符文能正常工作,便不再深究其效能是否还能优化。他的全部热情,都倾注在了剪刀、针线、染缸之间。
数日后,当霍天渊拿着他炼制出的“第一批”法袍去交任务时,负责验收的执事看着那几件颜色雅致、剪裁新颖、与他印象中灰布袋截然不同的法袍,愣了半天。
“霍师侄……这,这是制式法袍?”
“回执事,正是。基础防御功能完备,请查验。”霍天渊信心满满。
执事将信将疑地输入灵力检测。防御力……马马虎虎,刚好达到标准线,谈不上出色,但也挑不出大毛病。只是这外形……
恰好几位路过的女弟子看到了摊开在桌上的法袍,顿时眼睛一亮,围了上来。
“哇!这法袍好漂亮!这颜色,这款式!”
“是啊是啊,比我们发的那个灰袋子好看一百倍!”
“执事师兄,这是新发的法袍吗?我们可以换这个吗?”
执事哭笑不得,解释这是霍天渊炼制的任务品。女弟子们立刻将热切的目光投向霍天渊。
“霍师兄,这法袍……卖吗?”
“霍师兄,能帮我做一件吗?料子我可以自己出!”
“我也要!我也要!我想要那个霞红色的!”
霍天渊一时没反应过来,讷讷道:“这……这是任务品,不能售卖。而且,防御力只是普通……”
“没关系!够用就行!主要是好看啊!”一位性格活泼的师姐毫不在意地摆手,“穿着这么好看的法袍修炼,心情都好多了!”
霍天渊交完任务,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他的炼器室外就排起了小队,而且清一色都是容貌姣好的师姐师妹。她们拿着自备的、品质更好的布料和辅料,莺声燕语地请求霍师兄帮忙“定制”法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