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灵田”的成功,如同一股清泉,洗刷了霍天渊身上长久以来背负的“破坏者”之名,也让他对“共鸣”与“振动”之力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沉浸在这种将狂暴能量驯化为滋养生机的成就感中,每日照料灵田,调整音律,乐此不疲。宗门上下看待他的目光,也从过去的戏谑、警惕,转变为惊奇与钦佩,甚至带着几分对未知技术的敬畏。
然而,霍天渊骨子里那份不甘平庸、总想挑战更危险领域的冲动,并未因眼前的宁静而消弭。在成功驾驭了“生机共鸣”之后,一个更大胆、也更危险的念头,如同暗流般在他心底涌动:既然振动可以引导生命,滋养万物,那么,是否也能反向为之,用以扰乱心神,瓦解斗志?
这个想法的萌芽,源于一次偶然。他在调试编钟时,不慎敲错了一个音符,产生了一段极其不和谐、甚至有些刺耳的杂音。那一瞬间,他感到心头一阵莫名的烦躁,连体内灵力的运转都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滞涩。虽然只是刹那的感觉,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他思维的某个阴暗角落。
“音律既可悦耳怡情,滋养神魂,自然也可刺耳乱心,摧垮意志。”霍天渊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战场之上,士气至关重要。若能炼制一件法器,其声可鼓舞我方士气,同时扰乱敌方心神,岂非决胜利器?”
他将这个新的构想,命名为“惊魂战鼓”。目标明确:炼制一面战鼓,鼓声需蕴含特殊灵力波动,能激发己方血气勇猛,同时干扰敌方精神,使其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力施法或战斗。
有了之前炼制编钟的成功经验,霍天渊信心十足。他选择了韧性极佳、能承受剧烈敲击的“雷兽皮”作为鼓面,鼓身则以能放大并传导声波能量的“空鸣木”打造。核心在于鼓身内部刻绘的符文阵列。
他设计了两套符文系统。其一是“勇毅符文组”,旨在产生一种雄浑、激昂的波动,试图激发听者的斗志与气血。其二是“惑心符文组”,这是他此次研究的重点。他借鉴了部分扰乱类幻术的原理,试图将一种混乱、无序、充满负面情绪因子的精神波动,融入鼓声之中,针对敌方神识进行渗透干扰。
炼制过程看似顺利。雷兽皮蒙紧绷在空鸣木鼓身上,呈现出一种暗沉的青黑色。内部的符文阵列也按照设计一丝不苟地刻绘完成。当最后一道符文亮起微光,预示着法器炼制成功的瞬间,霍天渊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仿佛已经看到,在未来的宗门大比或对外征战中,己方弟子在这“惊魂战鼓”的助威下,士气如虹,而对手则在这诡异的鼓声中阵脚大乱,溃不成军的场景。
首次测试,他邀请了几位关系不错的同门,在试炼谷进行。他站在一方,几位同门站在另一方,模拟对战。
“诸位师兄,请小心了,此鼓声可能有些特异。”霍天渊提醒了一句,随即深吸一口气,运足灵力,抡起鼓槌,重重敲击在鼓面之上!
“咚——!!!”
一声沉闷如雷、却又带着某种奇异撕裂感的巨响,猛然炸开!声音并不算特别响亮,却仿佛直接穿透了耳膜,直抵神魂深处!
预想中激昂澎湃、令人热血沸腾的感觉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古怪的体验。那鼓声的节奏并非规整有力,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忽快忽慢、轻重不一的错乱感,仿佛一个心跳紊乱、呼吸急促的病人正在拼命擂鼓。更诡异的是,鼓声的余韵中,似乎混杂着无数细碎、尖锐、如同指甲刮过琉璃般的杂音,以及一种低沉嗡鸣,如同无数蚊虫在脑海深处集体振翅。
站在霍天渊对面的几位同门,首当其冲。他们的表情瞬间从好奇、期待,变成了错愕、皱眉,进而浮现出明显的烦躁与不适。
一位性子较急的师兄忍不住捂住耳朵,吼道:“霍师弟!你这敲的是什么玩意儿?听得我心头火起,灵力都快岔了道了!”
另一位擅长神识运用的师姐脸色发白,艰难道:“这鼓声……有古怪!仿佛有无数细针在扎我的识海,根本无法集中精神!”
第三位同门更是直接盘膝坐下,运转静心法诀,试图抵抗那无孔不入的诡异音波,额头上已见冷汗。
而站在鼓后的霍天渊自己,感受更为清晰深刻。他虽然有所准备,并且鼓声主要是向前方扩散,但身处声源附近,那混乱、扭曲、充满负面因子的音波同样对他造成了影响。他只觉得心浮气躁,脑海中杂念丛生,一会儿想起炼器失败的糗事,一会儿又莫名涌起一股无名怒火,连敲鼓的节奏都差点被自己紊乱的心绪带偏。
“敌方”未垮,“己方”先要承受这精神上的折磨!
测试不得不提前终止。几位同门心有余悸地迅速离去,临走前看霍天渊的眼神,充满了同情与一丝后怕。霍天渊独自一人站在试炼谷中,看着那面静静伫立、仿佛蕴藏着不祥的“惊魂战鼓”,脸色难看至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