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语言”这一玄妙境界的触及,让霍天渊的炼器之道步入了一个近乎“道法自然”的层面。经他手处理的材料,仿佛被唤醒了内在的灵性,炼制过程如行云流水,成品更是灵性盎然,远超同侪。然而,在这份与万物共鸣的宁静之下,一股源自过往深刻教训的执念,却如同暗流般悄然涌动,愈发清晰——他渴望炼制一件真正的、绝对防御的法宝。
这份执念,根植于他炼器生涯中太多与“失控”和“破坏”相关的记忆:“共鸣灾难”的铃音肆虐,“惊魂战鼓”的精神污染,“净尘扫”的全宗追袭,乃至“混沌协同”实验那撕开的空间裂缝……这些或大或小的“失败”,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危险。他渴望创造一件能隔绝一切外界侵害,提供绝对安宁与安全的庇护所,不仅是为了弥补过往的“过失”,更像是对炼器之道中“守护”一面的终极求索。
他将其视为自己当前炼器境界的终极挑战,命名为“不朽壁垒”计划。
这一次,他摒弃了所有花哨的功能、复杂的联动与取巧的思路。目标纯粹到极致:防御,极致的物理与能量防御,隔绝内外,万法不侵。
他动用了自身所能调动的几乎所有资源,包括租赁业务的庞大收入、宗门因“流银”和《炼器跑偏大全》而给予的倾斜支持,甚至忍痛割让了部分“流银”的独家供应权,换来了海量的顶级防御材料。
主体结构,他选用了密度极高、韧性惊人的“星辰钢”作为骨架,这是经过“压力锻造法”和“音乐炼器法”多重验证的顶级材料。外层覆盖,则采用了经过他特殊“沟通”、灵性完全内敛、对外界能量具备极强惰性与反射性的“虚空晶岩”板甲。内衬,则是以“流银”为主体编织的缓冲层,利用其记忆恢复与能量分散特性,化解穿透性冲击。层与层之间,他以自身精血混合“万能胶”残渣改良的灵胶粘合,确保结构一体,毫无缝隙。
能量防御方面,他刻绘的不是通常的攻击性屏障或反弹阵法,而是层层叠叠、环环相扣的 “湮灭”与“导流”符文。“湮灭符”旨在将触及外壳的能量攻击在微观层面分解、中和;“导流符”则如同最精密的泄洪渠,将无法瞬间湮灭的庞大能量,引导至外壳表面特定的、强化过的区域,均匀分散,直至其威力衰减至无害。
他投入了全部的心神,不眠不休,如同一个虔诚的苦行僧,对着那逐渐成型的巨大胚体,反复锻打,精密刻绘。他甚至拒绝了“小愣子”的“帮忙”(这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凝重,难得地安静在一旁),全身心沉浸在这终极的创造之中。
数月之后,当最后一枚核心的“自循环固灵符”被刻入内壁,整个法宝终于炼制完成。
它静静地矗立在炼器室中央,那是一个巨大、浑圆、毫无接缝的蛋形金属壳。高度约有一人半,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暗银色,表面光滑如镜,只有偶尔流转过的、极其微弱的符文光芒,显示着其内部的不凡。它没有门窗,没有观察孔,没有任何与外界的物理连接点,像一个被遗忘在时光尽头的巨卵,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绝对的封闭感。
霍天渊疲惫却兴奋地抚摸着冰凉的壳壁,他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如同沉睡巨兽般的磅礴防御力。他将其命名为“归寂之卵”。
接下来是测试。霍天渊决定亲自进入其中,体验这“绝对防御”的效果。他在蛋壳顶部,设计了一个仅能从内部触发的一次性入口——一个需要复杂手诀和特定灵力波动才能打开的圆形闸门。他深吸一口气,依照特定顺序打出手诀,蛋壳顶部无声地滑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他踏入其中,内部空间并不宽敞,仅能容人盘坐,四壁同样是光滑的暗银色,刻满了维持内部生机与能量循环的符文。他从内部再次打出手诀,顶部闸门缓缓闭合,严丝合缝,仿佛从未存在过。紧接着,内部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机括锁死声,以及符文彻底激活的嗡鸣——“归寂之卵”从内部被完全锁死了。
霍天渊盘膝坐下,首先感受内部环境。空气循环符文运转良好,灵气虽然稀薄但足以维持生存,内部恒温恒湿,宁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满意地点点头,开始从内部测试防御。
他首先尝试以筑基后期的全力轰击内壁。拳锋触及那暗银色壳壁,只感觉力量如同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反震力也微乎其微。
他祭出“青霜剑”(已修复),全力劈砍,剑锋与壳壁碰撞,只发出沉闷的响声,连一道白痕都无法留下。
他尝试施展低阶火法、冰法、雷法……所有能量攻击在触及内壁的瞬间,要么被那暗银色表面无声无息地“吞噬”,要么被引导着滑开、消散,根本无法对壳壁造成任何有效伤害。
他甚至模拟了金丹初期的神识冲击,那强大的神识撞在壳壁上,竟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绝对绝缘的墙壁,被完全阻隔在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