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的目光虽已退去,但其带来的无形压力,却比【裁断之影】的实体威胁更让人窒息。“归寂”世界内部,短暂的胜利喜悦被一种更深沉的紧迫感所取代。他们如同在黑暗森林中点燃了篝火的孩子,虽然暂时驱赶了眼前的野兽,却也可能引来了更远处、更强大的猎食者的注视。
“逻辑体”的光核稳定在一个较低的亮度水平,仿佛在进行低功耗高速运算。“分析‘观测者’行为模式。其未采取直接干预,支持‘系统内进程清理’假说。推论:只要我们不触及《泛宇宙存在延续协议》的核心框架,不威胁宇宙基础规则的稳定性,‘观测者’倾向于维持观察而非介入。”
叶凡盘膝坐在修复中的安全区内,暗金核心缓慢旋转,汲取着稀薄的混沌能量进行恢复。“也就是说,我们和‘编织者’的斗争,在它看来,就像是系统内部的杀毒软件和病毒的互相攻防?只要病毒不试图格式化硬盘,杀毒软件也不介意病毒暂时占用一些资源?”
“比喻粗糙,但核心逻辑近似。”“逻辑体”确认,“‘编织者’试图维持的‘秩序’,是协议框架下被默许的一种‘稳定态’。而我们的‘混沌重构’与‘悖论’力量,目前被判定为具有一定威胁性但尚未越界的‘异常进程’。”
叶玄接口道,他的气息依旧虚弱,但眼神明亮:“所以,我们之前的行动,相当于在杀毒软件的眼皮底下,用病毒的方式干掉了一个杀毒模块?而且还被它记录在案了?”
“正确。我们的任何未来行动,都必须以此为前提进行规划。我们需要定义我们行动的‘安全边界’。”
联盟高层迅速达成共识:被动防御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在“观测者”默许的边界内,主动出击,利用“悖论”力量争取生存空间,并寻找从根本上破局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将‘悖论武装’技术标准化、普及化。”一位擅长能量工程的长老提议,“不能每次都让叶凡和叶玄两位小友以身犯险,化身‘活体悖论’。”
“逻辑体”调动资源,开始对带回的“基准规则悖论”数据进行深度解构。结合叶凡和叶玄亲身经历的数据,联盟的研发部门开始了疯狂的攻关。他们不再试图完全理解悖论——那本身就是不可能的——而是专注于如何安全地引导、封装和释放其力量。
数日后,第一批制式“悖论护符”被生产出来。它们无法让使用者化身悖论,但能在遭受规则层面攻击时,瞬间释放出短暂的悖论干扰场,瓦解一次性的规则锁定或概念抹除。虽然是一次性用品,且对过于强大的攻击效果有限,但这极大地提升了联盟普通成员在面对监察者常规部队时的生存能力。
与此同时,针对“彼岸灯塔”和“编织者工坊”的下一步行动计划也被提上日程。
“我们不能坐等‘编织者’派来更强的清除者。”叶凡站起身,他的力量已恢复了七成,“‘灯塔’内部我们只探索了很小一部分,那个‘基准规则悖论’的来源,以及‘编织者’真正的弱点,一定藏在更深处。”
“但‘灯塔’的防御机制已经全面激活,再次潜入风险极大。”有人提出异议。
“这次,我们不潜入。”叶玄指向星图,那是“逻辑体”根据叶玄带回的意识碎片信息,模拟出的“彼岸灯塔”与周边规则结构的关联图。“我们‘嫁接’。”
他解释道:“‘灯塔’作为‘饲槽’和‘工坊’,需要从广大宇宙中汲取养料——也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和意识流。我们可以利用‘混沌重构’,制造一个虚假的、高价值的‘意识聚合体’,作为诱饵,将其规则入口‘嫁接’到‘灯塔’的汲取通道上。当‘灯塔’主动将这个‘诱饵’吞入内部时,我们藏于其中的‘悖论探针’就能随之进入,避开大部分外部防御,直接抵达其核心区域。”
这个计划极为大胆,需要精细的规则操控和对“灯塔”运行机制的深刻理解。
“此计划成功率基于对‘灯塔’汲取偏好的准确模拟,”“逻辑体”评估道,“需要叶玄道友提供的意识记忆数据进行深度拟合。同时,需要制造一个足够逼真、能欺骗‘编织者’过滤机制的‘意识诱饵’。”
“意识诱饵……可以用我的部分意识碎片作为基底。”叶凡沉声道,“我的意识经历过‘纪元终末真意’洗礼和混沌重构,其信息复杂度足够高。再辅以‘逻辑体’的虚拟填充和悖论伪装,应该能满足要求。”
计划定名为“火种”。寓意在“观测者”默许的阴影下,投入敌人心脏的一颗希望火种。
整个联盟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叶凡分离出一部分非核心的意识碎片,交由“逻辑体”进行加密和伪装处理。叶玄则全力回忆并解析“灯塔”内部的规则流动偏好。工程团队开始建造能够稳定承载“悖论探针”和伪装规则的特殊容器——一个外表看起来如同自然形成的意识星璇,内部却蕴含着致命陷阱的“特洛伊木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