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轨资本的第一次内部投资决策会,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星轨的核心团队——沈皎洁、张航、冷眼,以及负责尽调与协调的林卿卿——围坐一起。桌面上摊着厚厚的青锂科技尽调报告,像一块沉重的砖头。

“我再说一次,皎洁,这太冒险了。”张航用力戳着报告上的财务数据页,纸张发出刺啦的声响,“负债率百分之三十五!现金流紧张到连下个月的工资发放都要靠短期过桥贷款。我们投两亿进去,简直像是把金子往无底洞里扔!”

冷眼推了推他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得像手术刀:“从数据安全角度评估,风险同样显着。青锂的专利技术数据库防护等级极低,我的人昨晚做了渗透测试,用了不到半小时。如果灯塔或者其他对手有心,窃取核心技术的难度不高。”

林卿卿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的沈皎洁。晨光透过陆家嘴47层的落地窗,给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淡金。他手指间夹着一支钢笔,无意识地在空白的便签纸上划着,线条隐约构成一只飞鸟的形状。

会议室里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声。所有人都等着沈皎洁开口,这位团队的灵魂人物,也是这次看似疯狂投资提议的发起者。

沈皎洁终于转过身,将钢笔轻轻搁在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响。他没有看那些令人焦虑的数据报告,而是直接看向了挂在会议室白板上的专利技术图解。

“张航,”沈皎洁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你看他们的专利摘要,第三页,关于锂辉石提纯的那段。”

张航愣了一下,低头哗啦啦地翻报告,找到那一页:“怎么了?不就是些晦涩的技术参数……”

“热活化能,比行业现行主流工艺低百分之四十。”沈皎洁打断他,语气笃定,“这意味着,在同等产出下,他们的能耗成本可以下降接近一半。这只是其中一点。再看他们使用的新型萃取剂,选择性高出常规产品三倍,这意味着杂质含量将大幅降低,电池级碳酸锂的纯度可以轻松达到99.95%以上,甚至更高。”

这下,连冷眼都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些深藏在技术文档细节里的参数,并非沈皎洁的专业背景所能轻易解读的。

林卿卿适时地补充了一份她准备好的辅助材料:“沈总提到的这些,我和聘请的第三方技术专家核实过,基本属实。青锂在技术储备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但那也只是‘储备’!”张航强调,“实验室数据能代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吗?而且,市场认不认还是另一回事!现在碳酸锂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多少锂矿企业都在亏损边缘挣扎?”

就在这时,沈皎洁的左眼几不可察地轻微刺痛了一下,一幅模糊的画面瞬间闪过脑海:一份三个月后的行业权威期刊封面,标题赫然是《青锂新工艺引领锂电材料成本革命》,配图正是他刚才提到的技术路线图。紧接着,另一个画面接踵而至:国际碳酸锂价格走势图,一条陡峭的上扬曲线,从某个时间点开始近乎垂直拉升。

这种预知的刺痛感转瞬即逝,但对沈皎洁来说,已经足够。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伙伴,最终定格在张航焦虑的脸上。“张航,数据确实不会说谎,但我们要看的,是未来的数据。”他拿起遥控器,打开了投影仪,一份简洁的市场分析图投射在幕布上。

“根据我们的模型推演,”沈皎洁面不改色地使用着“模型”这个惯常的借口,来包装他预知能力带来的洞见,“最迟今年第四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对上游电池材料的需求会急剧增加。而目前全球的锂盐产能,尤其是高纯度电池级产能,是存在缺口的。”

他切换下一页,是青锂科技与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参数对比图。

“当市场需求爆发,成本和质量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到那个时候,”沈皎洁的笔尖落在代表青锂的那条柱状图上,它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拥有最低成本和最高品质的企业,将不再是被质疑的赌注,而是所有人争相抢夺的宝藏。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宝藏还被灰尘覆盖的时候,用两亿,买下它百分之二十的所有权。”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张航盯着那张对比图,眉头紧锁,似乎在消化沈皎洁描绘的图景。冷眼则低头快速在平板电脑上查询着什么,手指飞快滑动。

林卿卿看着沈皎洁,眼神复杂。她见证了沈皎洁太多“精准的直觉”,从海外暗池对决到回国后的每一步布局。这一次,他依然如此笃定,仿佛已经穿透了时间的迷雾,看到了确定的未来。这种超越常理的判断力,既让她感到安心,也隐隐有一丝难以捕捉的不安。她轻声开口,打破了僵局:“如果……如果沈总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现在青锂遇到的财务困难,恰恰是我们的机会。一旦他们的技术优势被市场验证,估值恐怕就不是我们现在能谈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