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位海外宗门的使者则低声道:“天枢学院所育,已非单纯修士,更似……探索世界的学者与工程师。长此以往,天下格局,恐将由此辈重新书写。”
二、 思想激荡:新旧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新一代的崛起,远不止于技艺层面的创新,更是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变革。他们成长于信息相对开放、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普遍对权威抱有天然的审慎态度,更推崇实证、逻辑与效率。在学院的“格物堂”和“论道轩”中,经常可见年轻学子就某个被视为圭臬的传统修行理论,引经据典(包括新发现的古籍或异界知识),与持保守态度的师长进行激烈而不失风度的辩论。他们敢于质疑经典的适用条件,提出大胆的假设,并尝试设计精巧的实验或构建复杂的数学模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风,与前辈们更多依赖师承经验和体悟的传统大相径庭。
这种思想上的开放性,也深刻影响了他们对社会、对联盟的认知。他们视擎天盟建立的秩序、《止戈新约》的规则为维系当下繁荣的基石,对其认同感远高于许多对旧时代宗门割据仍有记忆的前辈。他们更倾向于在规则框架内通过合作、竞争来解决问题,对于那种快意恩仇、弱肉强食的古老法则,大多持保留甚至批判态度。对于“巡天探幽”不断发现的未知世界和异界文明,他们普遍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视其为拓展认知边界的机遇,而非需要警惕或征服的威胁。
当然,这种“离经叛道”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与担忧。一些保守派修士斥责他们“根基浮夸”、“不修心性”、“追逐奇技淫巧”,认为缺乏对古老传承的敬畏与持之以恒的钻研,终将导致大道崩坏。部分传统宗门也暗自忧虑,天枢学院培养出的精英,其对学院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似乎远超过对出身家族或门派的归属与忠诚,这种“学院派”身份的强化,长远来看将对现有的势力格局产生何种冲击,犹未可知。
三、 高瞻远瞩:潜龙的培养与未来的棋局
论剑大会的详细报告,连同对各优秀弟子的评估分析,很快呈送至擎天殿绾雯的案头。她仔细翻阅着报告中对墨羽、沧澜等杰出弟子战斗细节、心性分析、成长背景的描述,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欣喜与期待是毋庸置疑的。这批新生代展现出的惊人潜力、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正是此界未来应对那些超越常规认知的挑战(尤其是那潜在的“虚境”威胁)所亟需的品质。他们的思维不受传统束缚,或许更能理解那些不符合常理的存在,并找到应对之法。他们是联盟、是此界未来的希望所在。
但绾雯的思虑更为深远。她看到,这些年轻人在相对和平、优渥的学院环境中成长,虽经历严格训练和激烈竞争,但终究缺乏真正生死边缘的血火淬炼,其心志的坚韧程度、在面对绝境时的抉择,仍有待残酷现实的检验。而且,他们对现有秩序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持续繁荣稳定的预期之上。一旦未来局势突变,遭遇重大挫折或危机,这种基于“受益者”心态的认同能否经受住考验,是否会动摇甚至瓦解,都是未知数。
“传令给玄玑子院正,”绾雯放下玉简,对静立一旁的执事弟子吩咐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对此番论剑中表现卓异者,学院需加强引导,既要鼓励其创新锐气,保护其求知热情,更需注重夯实其道基,磨砺其心志。可酌情筛选部分优秀者,参与‘巡天探幽’计划中,那些经过评估、风险可控但环境相对复杂艰苦的次级秘境勘探任务,让他们亲身感受真实世界的残酷与不确定性,明白力量为何而用。”
她略作沉吟,继续道:“此外,对其中心性纯良、天赋异禀、兼具勇气与智慧者,可秘密纳入‘潜龙’名单,由院正亲自留意其成长轨迹,适时给予更富挑战性的机遇。联盟的未来,需要不同的栋梁之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有需要他们肩负重任之时。”
执事弟子领命而去。绾雯起身,缓步走到殿窗前,目光越过层层云海,仿佛能看到论剑谷中那些意气风发的年轻身影。他们是这个时代结出的最鲜活的果实,承载着希望,也预示着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