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都这边是山区,只有河边上顺着河水两岸有一点平地,大半个城市都是在山坡上的。
这点平地,钢厂,化工厂和矿务局就占了一半,市政单位和商业,市政设施公园什么的又占掉了剩下的一半中的大半。
基本上居民住宅都是在山坡上,从火车站过来也就是几百米马路就开始上坡了,弯来弯去的,一座城市的一大半都在山沟里。
和其他关外城市一样,全市的繁华地带就是火车站周围那一带,不过随着这些年商业的繁荣,钢都现在最繁华的地带就是鞋城这边。
从火车站辐射过来的一个不到一百五十亩地大小的斜三角形地带,九十年代中期就被打造成了商业步行街区,也是钢都市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
原来这边其实就是一片平房,是矿务局的舍宅区,后来九十年代初开始矿务局逐渐衰败,人们开始自力更生,在这里半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市场。
是当时市内最大的服装鞋帽半批发自由交易市场,相当火爆。然后市里在这个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打造了商业步行街。
不过说实话,建成宽阔的高楼大厦以后,自由交易市场就名存实亡了。政府根本就搞不懂市场繁荣的原因,就是理所当然的胡搞。
就像太原街,花巨资兴建以后马上繁华不在,一堆的豪华商场门可罗雀。
同样的例子还有五爱市场,当年东北亚最大的集贸批发市场,愣是给搞得不伦不类半死不活的,也就是开发商暴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