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啊赵叔,这玩意很不稳定,而且有毒……”一听有毒,众人不由得都退了两步。张石川嘿嘿一笑:“只要别吃别吸,问题不大。”
赵元化小心翼翼的打开纸包,里面是有些发黄的粉末。“这玩意,真能炸?”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张石川把纸包重新包好放在铁砧上,然后指了指赵元化手里的锤子,自己往后退了两步。其实雷酸银的计量很小,爆炸威力比摔炮大点有限。
看到张石川眼中的那一份自信,赵元化手里的锤子砸了下去。
啪的一声,除了铁锤砸在铁砧上的金属碰撞声,明显还有一声清脆的。赵元化看着被炸烂了的纸包喃喃说道:“真的能一敲就炸……”
“用撞针撞这个小包,引爆火药,就可以了。”
“不是什么一硫二硝三木炭,是一硝二硫三木炭。一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记住了。还有,木炭最好用柳木。”赵元化有点心不在焉。
他还在看着手里的纸包,想着那些发黄的粉末,他知道,这东西绝对属于机密,就像张石川跟他说过的,谁也不能说,赵娥也不行。
配出了黑火药之后,张石川的纸壳定装子弹就没有什么其他难度了。当卷了个纸筒,塞进黑火药和硝酸银包之后用粗铁针快速刺入爆炸成功之后,基本上已经研发完成了。
而赵元化那边的进度却陷入了瓶颈—枪机上的零部件太多太细致了,用锤子一个个敲出来,然后再组合到一起达到预期目的,难啊!
该提的改进意见已经都说完了,百无聊赖的张石川只能接着去采风了
这琉球国,红薯都被发现了,说不定还有什么别的惊喜呢?可两天之后,张石川除了发现琉球人竟然有那么多福建移民,福建话也分好多方言,而且一个比一个难懂之外一无所获。
东远号的主桅杆已经重新高高耸立在甲板上了,硬帆也准备好了,只要挂起来就好,还剩下多少些小的修补,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搞定,马上就可以回大清了,起码找到了红薯,虽然这一趟生意根本没赚到什么银子,张石川是满足的。
他现在只想快一点回到大沽港,抱一抱赵娥,再捏一捏吴莺儿的脚……啊不是,回到大沽港,看看她们是否安全无恙,然后回八里庄种红薯。至于新式后装填火枪,可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