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谍海孤雁 > 第1468章 示范进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了加快进度,还采取了分段施工的办法,当然,不是把全渠分成几段施工,这对测量要求很高,容易出问题。

林默的方案,是打头阵一段,负责砍树,挖树根草根,清除障碍,后一段,负责挖山平地,并彻筑外侧路墙,因为这是渠路同建,需在渠外留一条能过车的路。

这增加了修渠成本,但同时,有这厚的土层,也是在护渠,渠壁也不用筑得太结实,而且,运送修渠物料及后期检修维护也更方便。

再往后一段,则在平出的地上,开出近一人深的渠沟,再后一段,则是彻渠,而伴随水渠齐头并进一道施工的,还有渠下的改水田甚至开荒工作。

开荒难,几乎与修渠前两样的工序一致,改水田也不容易,为了尽量确保来年产量,需将地边缘的熟土挖开,再运来粘稠结实的生土,弄湿后夯起田坎,若田地不平,还要修整。

而再往后,则是入水口位置的开渠,为将渠抬高,灌溉更多田地,林默选了一片山岩较多,甚至有一小段石崖的地方开凿,需打孔爆破,进度很慢。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顺道采口,为修渠提供石料,这能大大减少水泥用量,可能压不了多少成本,但前提是林家原价供应水泥,这没什么问题,但林家水泥厂目前产量有限,一时半会儿均不出更多。

运输石料至修渠处,前一段用人力畜力运,到后面,渠口位置打通,便会给渠通上水,用特制小船运,毕竟渠沿山势蜿蜒而走,渠长近二十多里,后面纯靠人力畜力耗费太大。

至于沙子,林默在这处小河上修了多处坝,其实就是打一排木桩,然后用树枝这些堵上,再在更上游,河道较平缓处,搞个蓄水更多的坝,定时开闸放水,增加过水量,将河沙冲刷至下游坝处积蓄。

再用抽水机抽上岸,到时运上工地即可,这条河,河沙不少,倒是省去了为沙子发愁的烦恼。

因为人力物资供应充足,加上开挖修建难度不算高,林默视察时,头段已快干到半程,且伴随熟练度的增加,经验的积累,速度会越来越快。

而颇为开明的这个家族,林默也亲自上门拜访一番,毕竟人也确实给了他帮助,不说投钱,光是其这些举动,也带动不少人,开办了不少厂,若没他家带头,估计林默个介绍这些营生,应者廖廖。

当然,对方其实也心里打鼓,可能看林默可信任,亦可能已知晓他一些根底,所以交浅言深,表达了对国府及一些人的不信。

林默的回答,是人多了,你也就不起眼了,人多力量也大,别人也不敢随意伸手侵吞你的利益,林默意思很明显,拉更多人入伙。

随后,林默去看了修路的工地,修乡道,一般也是沿山腰修,且路内侧有渠,不过一般不大,也就是排水沟模样。

主要原因,这边不似大水渠,可灌溉沿途那么多田地,不是说沿途没田,而是田地少,或另有水源,需依靠它灌溉的田地不算多。

但也正因此,问题多多,因有的地方是石壁或其他不好开凿的地形,便往上或往下绕开,导致水渠也上上下下,不少地方,根本无法输水。

从某些角度,可以理解,毕竟能灌溉的地少,输了水,田地增的值,也抵不了花销,不划算,甚至他们还准备不在能浇溉田地少的地方修渠,节省水泥这些。

但林默看的角度却不同,这些输水渠,其实才是乡道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不然,他干嘛要用掉稀缺的水泥好好修它,单纯输水灌溉吗?

其实不是,这是为了嫖窃所浇灌田地那些人的劳动力,渠在路内侧,若路内侧坡坎塌了,肯定会先把水渠埋了,这时候,需水灌溉的人,便会主动及时将塌方清理。

而输水渠,功能不仅是输水,也是排水渠,路面的水还是小问题,最主要的,是下暴雨时,从山上流下来的水。

若渠被堵无法排水,水便会漫过路面,从路外侧流下山,路外侧是极脆弱的,被水一冲刷,很容易塌方,哪怕用石头乃至水泥砌起路坝,很多时候也遭不住水流持续冲刷。

小塌方,吞噬路面宽度,大的塌方,路都给你塌没了,说白了,多花点钱修输水渠,就是将道路的日常维护,转嫁到受益人头上,降低的是后期维护成本。

以国府尿性及基层状况,想让他们及时来维护道路,简直痴人说梦,若不尽量确保道内有渠为人输水,可能用不了几年,这些道路便会烂得一塌糊涂。

林默道明修渠原由,负责道路项目的杜明胜,羞得有些脸红,不过他对于林默,现在只能说敬服无比,毕竟这对人心的把控,着实有些恐怖。

说回正题,道路路面,也进行了硬化处理,不过,只是将土夯实,然后嵌上一层二拳大小的石块。

用水泥,太薄不顶用,毕竟要跑车这些,太厚又用不起,用石头,条石同样成本太高。

反倒是小石块,随便敲成差不多大小,也不用太顾形状,小石块的起伏不大,嵌时还能垫一垫,略微找平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