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能够让村长都亲自引路,想来肯定如王董事长所说的那样,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出了不少钱呢。”
王书金的助手在心里想道,脸上露出了一抹不屑的神情。“在这种时候都还在直播,真不怕自己露出马脚吗?等会可别被我抓到破绽了。”
在刘长根的带领下,两个人看到了正在制作花灯的徐富贵和朱大勇。
见到师傅来了,两个徒弟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恭恭敬敬地弯腰招呼道:“师父!”
“行了行了,咱们都是卧牛村人,更是同辈,记得以后别再这么行礼了。”
夏杰摆摆手,对着面前的许富贵和朱大勇说道。
“师傅,别的时候或许我就不行礼了,可是现在还没过完元宵节,算是过年期间呢。要是身为徒弟的我不给师傅您行礼的话,那就是没了规矩了。”
朱大勇率先回应道,这些道理,他老子在家可没少说。
许富贵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大勇说的没错。”
听到两个人的说法,夏杰有些哭笑不得,回应道:“算了算了,随你们吧。”
见到三个卧牛村的年轻人如此师父友爱,刘长歌在一旁也十分开心:“对了大勇、富贵,给咱们介绍介绍你们正在做的花灯吧。”
闻言,朱大勇和许富贵对视了一眼,许富贵后撤了一步,显然是决定让朱大勇来介绍:“咱们两是分工的,我负责灯笼内部的木架,而富贵负责的是灯笼上色以及图案,现在两个人配合下来,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夏杰听了朱大勇的话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分工,确实把你们两平时的基本功都用上了。”
“大勇学习的是雕刻,虽然木架制作起来很简单,但简单的框架结构,也是雕刻的基本功之一,能够把每一根木条都快速的切割成为合适大小,也算是十分考验你的基本功了。”
随后夏杰看向了许富贵,接着说道:“富贵这边虽然和陶瓷沾上关系的地方并不对,但是给灯笼上色和制作图案,也算是间接练习上釉和绘制设计图了,倒也挺合适的。”
而直播间里的观众们,此刻找到了话题之后,也开始了一阵新的讨论。
“大师杰不愧是大师杰,即使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工作,在一阵分析之下,倒也和自己所学习的技术息息相关。”
“咱们华夏古代一直都有一个观点,叫做‘无为而治’,虽然套用在此时此刻有些牵强,但仔细想一想,让事情自然发展,认真做好每一天的活儿,自己的技术也会随之提高,并没有必要刻意每天钻研。”
“兄弟,你这也太牵强了吧,虽然夏老师平时经常给咱们引用古人的观点,但很显然,你这个引用,有些东施效颦了。”
“哈哈,这么说来确实是这样,不过也挺有趣的。”
“杰哥,既然咱们都看到华灯的制作了,也是时候给咱们科普一下,元宵节的习俗了。”有弹幕发了出来,说道。
夏杰自然也是注意到了这一条弹幕,便随口回应道:“过几天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夏杰说完之后,刘长根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道:“小杰真不愧是大学生,就连这些民间习俗的历史背景也了解的如此清楚。”
“大勇、富贵,你们这一次都准备了什么类型的花灯啊?该不会全是灯笼吧?”夏杰对着朱大勇和许富贵询问道。
“师傅,您这可就有些低估两位徒弟了。”
朱大勇对着夏杰回应道,“师傅、老村长,请看我手指着的方向,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样样俱全!我想就算是京城那样的地方,顶了天也是咱们这样的规格了。”
夏杰看着朱大勇制作的灯笼,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样子有些不太完美,但是毕竟咱们要的是装点整个卧牛村,这点小细节倒也无伤大雅。”
夏杰一针见血的点评,让朱大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回应道:“师傅,我以后一定会再加强基本功的修炼,争取明年的元宵节,做出的每一个灯笼,都达到完美的程度。”
“我也一样,在上色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做的不好,确实回去要再加强一下基本功才行。”许富贵开口说道。
夏杰见到两个人如此态度,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说道:“你们自己说的,元宵节都还没到,现在是过年的时间,不要总被一些小失误困扰,笑一笑,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夏杰说完,三个人相视一笑。
“不过,虽然一直在制作灯笼,可我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刘长根开口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