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休说他人,你就看那项城的樊执中。他三十有六方才高中举人,兄长今不过二十有四,何以如此焦急?”

赵亮举樊执中为例,一是因为樊执中乃弦歌书院走出来的‘着名校友’,是何志辉的老前辈;二是因为这个樊执中乃是近二十年里陈州府唯一的进士,哪怕他只是一个三甲75名。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樊执中的霉运。

得了一个同进士出身的樊执中,至今都还没做上官。他名次太低了,又没钱上贡,便只能一直在籍候选了。

三十好几了才中举人的樊执中,之前也是连连落地,家中的余财尽被他耗去。以至于空得了一个进士头衔,最后干的却还是教书育人的事儿。

他先是主讲上蔡书院五年,接着主讲项城莲溪书院,现在又主讲睢州书院。

十几年里倒是混了一个‘名师名士’的名号。

但对比项城的另一名进士赵垣来,真差的太远了。

赵垣中进士比樊执中早六年,名次也很低,也是同进士。但赵垣拔乡、会、殿三试,历经四科,科科高中。这真的太不容易了。虽然名次很低,却被乾隆钦点为即用知县,立刻就当了官。虽说哪怕现在赵垣也只是一小小州官。

“兄长且沉下心来,无须管那么多的担忧!亦或是等来年春后小弟上京时候,兄长亦一同去,权当散心?”

赵亮觉得何志辉意气消沉,怕不止是因为科场上遭受的打击,还因为陈家给他的压力。虽然陈氏一直表现不错,但谁都知道陈家选中何志辉,那就是在投资未来的啊。

结果何志辉两次不第,恐他也怕被陈家人给看轻了。

这倒叫赵亮又想到了和珅,这俩人的处境还真的像!当初的和珅也是连试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