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帝(乾隆)中叶起,天下人才渐至消磨殆尽矣。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所遭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然亮吉万没想到天下士大夫已这般不顾廉耻,……”
作为一个经学家,洪亮吉对赵亮的那套事功之学是一百个也看不上眼,同时他也习惯性的极论时弊,这是他原本就有的一个‘毛病’。
只不过早年他还心中有点数,从来都只是在亲近人面前这么说话。但自打大清朝江河日下后,他就放开胆量了。
也不知道是觉得‘天下’真的就岌岌可危了,还是被一串接一串的降官给刺激到了。
不过洪亮吉倒也寻到了一个好时候,哪怕言辞再过分,也没人这个时候去搭理他了。多少大事还忙不过来,虽在乎一个文人的絮叨呢?
在洪亮吉的眼中,赵亮的造反根本就不是反大清,而是在反中国,在伐尽人心,在将这泱泱华夏变作追名逐利的禽兽不如之国!
洪亮吉愤慨不已,李世杰也是感慨万分。时已近三月,大清处境危在旦夕。
陈军已经南下滇南,整个过程就如洪亮吉所言,宛若游行一样。
二王被困昆明,其情就一如元末之梁王,然而这两位王爷又那里有把匝剌瓦尔密的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