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玄幻 > 大明第一败家子 > 第90章 废除充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璡跪在地上,恭敬的开口道:“陛下,今吏部后备官员已不足,臣恳请陛下下旨开恩科,选天下士子以为储备!”

“哦?”

朱祁镇一怔,群臣对郭璡的建议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太过匪夷所思,毕竟吏部的储备朝中的大臣们心里都有数,目前这些都是宣德年间遴选的士子,所以,群臣也认同郭璡所奏开恩科。

看向殿中的群臣,朱祁镇笑着开口道:“郭爱卿所奏,众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礼部尚书、五大辅政大臣之一的胡濙。

开恩科取士,是礼部的事,身为礼部尚书,自然要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臣附议!”

“臣附议!”

……

很快,文官们都站出来附议了,武将勋贵则留在了原地。

这不是他们应该管的事,保持沉默才是明智之举。

“既然如此,那就开恩科取士!”

朱祁镇见文官们都附议了,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

开恩科需要理由,不过,这不是朱祁镇操心的,他需要操心的是这一次恩科会不会选出他所需要的人才。

科举自隋朝开创,历经五代十国、两宋(南北)、元朝,再到明朝,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各种制度也相对完善。

只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正科是每三年一次,一年一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恩科属于正科之外,是由朝廷临时开设的,考试时间按照朝廷公布的为准,一般不会和正科重叠。

“皇上圣明!”

这一下,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勋贵,纷纷跪地叩首,高呼万岁。

“众卿平身吧!”

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摆摆手。

“谢皇上!”

众文武谢恩起身。

“陛下,臣有本奏!”

群臣刚刚站定,殿中再次响起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

群臣顺着声音响起的方向望去,却见成国公朱勇正捧着一份奏折出班,径直跪地叩首。

朱祁镇一脸笑意的看着跪地叩首的朱勇,问道:“成国公有何事要奏啊?”

朱勇偷偷抬头看了朱祁镇一眼,随即开口沉声道:“臣启奏陛下,请废除‘充军’罪!”

“什么!”

“这怎么行?”

“废除‘充军’?”

“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成例,怎可胡乱废除?”

“成例怎么了?不合适就应该废除!”

“有罪就‘充军’,难道那些为朝廷立下过大功的将士们也是罪人吗?”

“没错!”

……

朱勇的话刚出口,顿时引来群臣的惊诧之声,文官们立刻开始开口制止,而武将勋贵也不甘示弱,为朱勇站台反驳文官,眨眼间,双方之间便开始大声争论起来!

朱祁镇见场面一如预料的那般,顿时庆幸他的先见之明,同时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御前打架的恶劣事件,在事态失控之前朱祁镇便朝恭立一旁的金英递了个眼色。

金英会意,踏前一步,嘶哑尖锐的声音顿时压过群臣:“肃静!”

果然,随着金英的声音落下,殿中便只剩下群臣的呼吸声了。

朱祁镇一脸慎重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朱勇,询问道:“成国公,说说你为何有此建议?”

“陛下,纵观秦、汉、唐之强,其士卒均是身家清白之人,《孙子兵法》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岂可与罪人相提并论?”

事实上,人家《孙子兵法》上面的‘兵’,指的是战场,并不是单指士卒。

不过,朱勇身为武将勋贵,没学问那是应该的,只要是这个意思就行。

金英急忙下去将朱勇的奏折呈给朱祁镇。

“额……”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装模作样的阅读朱勇的奏折时,众文臣却纷纷面面相觑。

先不说朱勇这引经据典合不合适,学问如何,不过就他话中这意思,众文臣还真找不到反驳的观点。

军队本身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才建立的,如果都是罪人的话,那还怎么保家卫国?

就算他们肯,满朝文武和百姓还不放心呢?

秦末章邯率领的那支刑徒军也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况且也不全是罪犯,大部分还是被征去当劳役的普通百姓。

能够被征去当劳役还能坚持到后期的,那自然是身强体壮之辈,再加上秦朝精良的制式装备,和同为民转军的起义军相比,战斗力岂会弱,如果不是项羽太牛X和后方拖后腿,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恩,既然众卿都没意见,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

趁着众文臣苦思冥想反驳之词的时候,朱祁镇合上奏折,抓住机会一锤定音:“内阁和刑部、兵部商议一下,拟一个条陈上来!”

“……”

我们是没意见吗?

我们那是在想说词呢!

不过,既然皇帝金口已开,他们就是想反对都来不及了。

“臣遵旨!”

“臣遵旨!”

“臣遵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