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唐朝生意人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终南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终南山》

负责唱名之人是一位三旬壮年人,底气显然庞御史足太多,大嗓门即使纷乱环境下也能听得明白。

一千三百多名取其六百进阶,不可谓不高产,只要理通顺,寓意适合均可通过。

所以,此人语速也是极为迅速,不然六百篇诗目念下来会耗去很长时候。

而且以长安城命题实在过于寻常,导致《长安颂》、《赋长安》、《盛世豪景》之类名目相同者很是普遍,遇到此类情形,需要口颂出诗前两句,更使得名单宣告过程无限拉长。

仅从念出诗句里,李之可听出来,像是如他那等心思者大有人在,虽并非句句不离阿谀奉承,唱颂宣扬,但也都是些正面词汇。

这时他才完全放下心来,之前心内余忌感才消失不见,但久久不曾出现《早朝大明宫》公宣出来,也让他心下有些忐忑。

毕竟是重生来到此间,日夜熏染厚重年代思想集蕴,李之自是无法与此个朝代人相提并论,他所剽窃诗虽均是大家之作,但总担心他所读到后世典藏,对于诗原有出处有所讹误,导致原作者正活在当今,对李之来,无疑是个重大祸灾。

对于诗本身通过他并没有担心,且不论人性情秉执何如,诗意与字构架都摆在那里,没有特别突出之处,也不会被后世历朝历代品鉴为传世之作。

如此过得几炷香时候,那人话锋才忽而一转,“述诗作均为顺利进入第二轮作品,但一千三百多幅作品里,我们同样评出来前十名!接下来由御史庞大人亲自宣布十人名单!”

李之很清晰感知到身旁左右两侧,有人在轻吁一口气,他心何尝不是如此。

庞御史令取一份名单在手,走前高声宣道:“在宣布之前,我谨代表所有参与作品评鉴人员一句。俗话,无第一,武无第二,诗大会名次排行也仅做一个参考,每一首诗实际内在几无正确评定。除当今圣之外,现世任何人也无权真正评鉴准确无误,或许留给后人论断评才更为合理!因而,此类排名更多也是个形式,诸位在座坛新秀、大家们可莫要过于执拗其!”

他这话可谓是滴水不漏,也是言之有理,于字找出具体高下,实无具体事例、严格标准作为评定依据,尽管此理人人知晓,但未有此篇开章,殊难平抑某些人胸不忿。

如此一来属于有言在先的光明正大了,日后再是心胸狭异之人,也难出半点不是来。

“按照之前惯例,我这里宣读诗名目,由柳翰林来朗诵诗全部,也好尽量做到公明公开!接下来,我宣布第十名,诗名目为《长安夜寄情》。”

那名柳翰林完整将全诗内容,不急不缓念诵出来,这一篇《长安夜寄情》已相当形象描绘出长安城夜色景貌,诗意尽管含蓄温和。也能体察出来,通过借景抒情,侧面颂歌了一下当世朝政清明,长安城百姓富足安康。

自单纯诗句来看,写景如画,动静结合,意境深远,无疑也是首可传诵久远名句了。

一阵掌声后,庞御史才接着宣读,直到第二名出现,那首《早朝大明宫》才被宣布为第一名,李之心担忧消失不见,但另番忐忑也随之而来。

前面九首诗,至少有三两首《早朝大明宫》更寓意深远,而将这篇诗作评为第一,显然更因其政治色彩浓厚原因。

果然,等完整内容诵念出来,人群里隐隐传来一阵原来如茨感叹声音,不过倒也无质疑与贬低声音响起,毕竟这首诗里,已经将皇宫豪华气派,以及百官早朝时严肃隆重场面,活灵活现展现出来。

纯粹诗意境与作者风骨虽无甚关联,但用词色彩鲜亮,章韵高亢,辞藻华丽铺展贴切有致,主观时间感更无懈可击,足可称得传世佳。

果然,庞御史紧接着解释道:“我等几十人,之所以将此立为第一名,因它典雅华瞻的风格特点,足可称之为直叙时事,煌煌大。其高华工整,得意歌颂风格如其,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

观察了下台下众人神情,他笑着接言,“以我微末诗理解能力,将之略作我之理解:银烛闪闪照亮皇宫漫长紫陌,禁宫春色苍苍。千棵柳树在道旁亭亭而立,宫门外弱柳垂下枝条,拂动着门浮雕,黄莺随意盘旋,婉转叫声回旋在建章宫。武官员身佩剑和佩玉发出轻响,臣子们鱼贯着走大殿去,衣冠沾染御香炉里散发出香气。早朝开始那一刻,受到皇帝恩宠,而站在凤凰池的臣子们,要按部班得协助君王治理国家了。”

阐释完毕,他回身请出一人,“此乃我朝三公俞太尉,道德功勋崇高,虽不居其位,不实际行使权力,不属僚属之列,却得先皇与当今圣高誉,由老人家对此篇诗做个最合理评价!”

全场掌声雷动,讶异声音不绝于耳,俞太尉为当朝三公之一,是为君师者,君主年幼或尚未成熟之时,由他负起全面指导作用,可见其壤德功勋崇高一喻名至实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