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随即将面对土山的城墙加高五尺,我再堆土,他再加高,始终高出于我,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此法。”
“而城内原本只有十多架石炮,我军到达之后,彼等竟然在数日之内打造了数十架出来,使得将士们根本无法靠近城墙。”
韩端问道:“就算他们打造出数十架石炮,又哪来那么多石弹使用?”
“初时他们使用的是石弹,但后来便用黄泥加牛羊毛搅和成泥弹,用火烧干之后发射至城外,中者仍然立死!”
“城内石炮让我军吃尽了苦头,攻城时每日因此而丧命的不下二十人!”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确实非常有用,制作既简便,黄泥也是应有尽有,可以毫不可惜地发射,对攻城士卒的威胁不是一般的大。
韩端突然想起一事来,连忙问道:“我记得吴郡也有我们的邦谍,为何没有听你说起?”
“马上就要说到了!”马三兴愁眉苦脸地道。
“大军还未到吴县时,城内便全城缉拿细作,并将百姓每十户编为一甲,互相觉察检举奸细,若有隐瞒,十户连坐,邦谍中并无吴县本地人氏,在城中隐藏不住,只得提前逃出城来。”
听到这儿,韩端也不由得有些佩服城内主持守城的人。
这种种手段,都是见招拆招,虽然简单但却极为实用,若自己不是作弊,恐怕要拿下吴县,也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但以上马三兴所说,还不是城内守军的全部手段。
“我军每日攻城,城内消耗弩箭不下数万,城中不缺箭矢,但却仍将我军发射的箭矢拾去截去尾羽,又于尾部另穿一孔,穿麻代翎。”
“以我之矢射我将士,实在是可恨至极!”
韩端叹道:“此人智计百出,也不知到底是谁,若能为我所用就好了。”
马三兴问道:“郎主说的是城内主持守城之人吗?”
见韩端点了点头,他便说道:“我前些时日捉了数十名出城袭扰的守卒,听彼等说,城内明面上是陈伯恭作主,但出谋献策之人却有好几个,最得力的便是顾氏庶子顾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