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还算详尽,条理也算清晰,不像有些家伙,一问就拍着胸脯打包票,本侯要的是真实数据,可不是加班加点赶工的业绩。
“你们车间的匠人都是工部的?”
朱恒摇摇头答道:
“以前工部的匠户居多,后来不少小工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些手艺,现在除了总装,大多都是寻常的匠人。”
寻常的匠人?萧冉有些不明就里,哪来那么多寻常的匠人,工部那点家底除了匠作监,剩下的几乎都被自己给挖过来了,这些人去哪了?
“侯爷有所不知,这些工部的匠户因为不统属我们发改委,所以福利没有我们好,他们只能拿先前侯爷与工部约定的工钱,所以他们就把自己的子侄给送了进来,然后教他们手艺,这样一户匠户就能拿两份工钱。”
萧冉一听,大笑不已,这些匠户倒是机灵,从合同上来说,也没违背原先立下的规矩,死工资自然没有提成来的多,也难怪匠户们会想方设法钻漏洞,试想一下,一名负责总装的匠户手底下有十几名普通工人,如果他们接了一个单子,这十几名工人都能拿千分之一的提成,原先的马车顶天不过百十贯,而现在的马车因为做工越来越好,价格直线上涨,一个月倒是能多拿一两贯,如果匠户手底下的工人都是他的子侄,这工钱加起来可不得了!
看来要尽快推出工人评级制度了,手艺这种东西,不能死死拿捏在一小撮人手里,不然社会谈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