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论,此事,你可有把握?”
于广明摸着胡须,绿豆眼微微闪了闪:“娘娘放心,此次,那明若楠定然会乖乖自投罗网。”
元泩出了姜苑宫,扬着的嘴角便顷刻间垮了下去。
“主子,强公公差人来通报,说陛下想去丹房。”
元泩眼神微微暗下:“让他去,吩咐钦天监监正,他知道该怎么做。”
常宽乐呵呵应下,笑道:“这强公公倒是识得大体。”
元泩冷笑着接受一路上宫人的叩拜,他现在虽还没太子的名分,但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还有哪个傻子,不会见风使舵地投靠贤王殿下?
“近几日,奏请陛下立您为储的折子越来越多了。”
“不急,等着父皇去趟钦天监回来,他自会处理此事。”
元泩缓缓勾起嘴角,可那笑在常宽看来,却不知为何掺杂了苦。
“今日主子还去八珍楼吗?”
元泩看了眼堆得如山高的折子,无奈摇了摇:“随便吃口吧,还不知要批到何时。”
自武帝下诏,要求全大宣的百姓写万民书塑金身那日起,各州郡的折子便纷沓而至。
而这一切,却是庄贵妃和元泩喜闻乐见的。只是元泩不知,他的母妃,同他此刻,想的并非一致,而母妃曾经同他做出的各项保证,此刻也形同虚设,压根没准备遵守。
不过元泩没想到,明若楠却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