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秦人数百年前曾经遭逢大败的战场。”
“我大秦的将士们,你们可知道那片地方有着什么吗?”
“那里有着与我秦人争斗了数百年的生死仇敌。”
右手指着位于自己东方的赵国之地,主将全旭带着几分怒吼道出了这两句设问,而站在他面前秦军士卒也因为主将全旭的这两句话而露出了愤怒的神情。
当看到自己前方秦军将士脸上出现的愤怒神情,当看到自己前方秦军将士双眼之中流露出了满满战意,主将全旭却又突然话锋一转。
随后只听到他带着几分平静的语气缓缓说道:“今日,我、全旭将率领你们再度走出离石要塞,重新走向那片我秦军曾经遭遇惨败的战场。”
“此战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击败驻守在那片土地之上的敌人,夺下那片我秦国历代先祖朝思暮想的疆土。”
“我大秦的将士们,你们认为自己能不能做?”
面对站在前方的主将全旭抛出的这个问题,数万秦军先是陷入了一番死一般的沉寂,随后这股沉寂之中突然爆发出了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虽然这五万名将士并没有对主将全旭的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从这一声声呐喊之中,主将全旭还是听出了这些秦军士卒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火。
伴随着耳畔铺天盖地一般的巨大声浪,主将全旭的右手缓缓摸向了腰间的长剑,随后一道清脆的剑鸣忽然在前方平台之上响起。
秦军主将全旭以长剑指向东方,向着面前的数万秦军士卒下达了出征的命令,“全军将士,听我号令。”
“出征!”
伴随着主将全旭的这一声令下,伴随着秦军战歌《无衣》的韵律,数万秦军踏上了攻伐赵国晋阳之地的征程。
如果此刻从天空之上向下俯视,那么五万身着黑色甲胄的秦军就犹如一条飞腾的苍龙,而秦军之中那一面面黑色的旗帜就是苍龙躯体之上的一片片龙鳞。
……
赵国,北方,代地。
也就是在一面面秦国的墨色旗帜跟随着秦军士卒的脚步缓缓离开离石要塞之时,赵国北方代地之上也出现了一面面墨色的秦字大旗。
看着身旁在风中不断飘扬的秦字大旗,作为身后这支数万秦军骑兵统帅的秦将白兴目光之中却是忽然闪过了一丝寒光。
如此看了许久之后,秦将白兴默默将视线从视野之中的这面秦字大旗之上移开,最终落在了对面那与秦军骑兵颇有几分相似的数万赵国骑兵身上。
十年之前,在见识到了秦国骑兵高超的机动性以及强大的攻击力之后,地处三晋最北方、靠近大漠草原的赵国也萌发了建立一支骑兵队伍的念头。
在结合了秦国骑兵和位于赵国北境诸如楼烦等游牧部族骑兵的特点之后,赵国建立起了一支属于自己国家的骑兵。
原本在赵国君臣的设想之中,这支骑兵首先面对的敌人应该是南方的魏国或者位于其境内的中山国,不过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支骑兵初次作战的对象正是他们部分效仿的秦国骑兵。
在接到了秦公嬴连从秦国都城泾阳所传来的军令之后,一直在赵国北境待命的秦军骑兵随即从大漠草原攻入了代地。
伴随着秦军骑兵的强大攻势,原本地处赵国中北部、远离秦国疆土的代地顿时化为了一片充满鲜血与杀戮的战场。
由于秦军骑兵所具有的高机动性,驻守于此的赵国步卒实在是无法应对,短短数日之间已经有许多赵国代地乡邑被秦国骑兵所光顾。
当代地出现秦军骑兵的消息传到赵国都城邯郸之时,因为偶感风寒而多日不曾理政的赵侯赵章只得拖着病体勉强出现在了赵国群臣的视线之中。
在愤怒于秦军骑兵对于赵国代地的肆意凌辱之余,赵侯赵章也不得不重视起自己如今地处自己北境,随时会南下的秦军骑兵的威胁。
就在这支犹如一柄匕首一般插入的赵国心腹的秦军骑兵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之上,有赵国群臣提出应该派出精锐的赵国大军增援代地。
不过这个提议显然不符合如今赵国如今的局势,没有经过几轮讨论就被赵侯赵章的给直接否决掉了。
十年之前,亲眼见识过秦军骑兵厉害的赵侯赵章十分清楚,普通精锐大军要想对付来去如风的秦军骑兵实在是太困难了。
面对赵国大军所具有的兵力优势,秦军骑兵完全可以凭借速度之上的优势,专门针对赵国大军的后勤补给线下手。
一旦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被秦军骑兵切断、粮草供应不及时的话,那么就算派出多少精锐大军也会被秦军骑兵一口一口地吃掉。
更何况因为秦军骑兵自攻入赵国代地之后便化整为零,以千人为一个单位对赵国代地乡邑展开进攻的缘故,
所以赵侯赵章也不太清楚秦军到底有多少人,更不清楚究竟要派出多少大军增援代地为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