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人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营帐之中原本紧张的气氛立刻便沸腾了起来。在场围绕着武安君吴起坐着的秦军士卒纷纷出声,将自己的心声大声地说了出来。
也就是在场这些秦军士卒说得热火朝天之时,一道显得有些突兀的声音却是出现在了众人的耳畔,“末将斗胆敢问武安君,您来到宜阳是为了什么?”
听着耳畔这道由自己将军问出的话语,在场这些秦军士卒的视线全都汇聚在了武安君吴起身上,他们很想知道武安君吴起此战究竟是为了什么。
“胜利!”
无比平静地吐露出了这两个字之后,武安君吴起在周围一干秦军士卒的注视之下缓缓站了起来,一步步地走到了这些秦军士卒的中间。
环顾一圈再次将这些秦军士卒的神情收入囊中之后,武安君吴起轻轻吐了一口浊气,缓缓说道:“数月之前,当二十五万魏韩大军逼近宜阳重镇的消息传到秦公手中的时候,秦公当即命我率二十万秦军精锐驰援宜阳。”
“可以说秦公是将全部的信任都交托给了我吴起,而我吴起能够回报秦公的东西唯有胜利。”
说完了如此一番话语之后,武安君吴起就是一顿,随后只听他话锋一转大声吼道:“将士们,诸位愿意助我吴起一臂之力,去夺取下这一场宜阳之战的胜利吗?”
听到了武安君吴起问出的这个问题,在场的这些秦军士卒并没有多少犹豫,齐齐起身站在了武安君吴起的面前。
“我等谨奉武安君军令。”
“好。”一声叫好之后,武安君吴起带着锋芒毕露的语气对着众人说道:“这一战,我要让天下之人都知道我秦国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就在那些秦军士卒因为主将吴起的一番话语而斗志高昂之际,距离那座秦军大营不远处的宜阳重镇的城墙之上却是站着一名身着墨色服袍的青年人。
虽然天空之上的那轮明月是那么的宁静祥和,但是这位青年人仿佛并没有注意到眼前的美景,他的目光始终注意在不远处那座沐浴在银色月光之下的魏军大营之中。
就这么看了许久之后,这青年人的身后忽然出现了一阵厚重的脚步声,随即又响起了一道有些粗犷的话语声,“渠梁,城中一切安好,并没有魏军斥候行动的踪迹。”
一边说出不久之前巡视城防的情况,作为声音主人的秦国公子嬴虔一边缓缓走到了宜阳的城墙边并最终停在了此刻依旧注视着前方的秦国太子嬴渠梁左右。
“渠梁,近些日子以来魏军营寨之内活动频繁。据斥候传回的消息来看,对面的魏将庞涓随时有可能会动手,你看我们要不要将这些事情通报武安君知晓?”
“武安君已经知道了。”听到身旁公子嬴虔的询问,太子嬴渠梁缓缓转过身来眼神之中却是多了几分兴奋的神情,“武安君乃是沙场宿将,如何可能会忽视魏军这些日子以来的异动呢?”
“在我看来武安君之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按兵不动,不过是在默默积蓄着力量罢了。而从对面魏韩联军不断调动的情况看来,这股力量应该已经积蓄得差不多了。”
“现在所差的不过是一个节点,一个将双方之间的平衡打破的节点,这个节点应该已经不远了。”
听到了身旁太子嬴渠梁缓缓吐出的一道话语,公子嬴虔眉宇之间是难以掩饰的强大战意,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大展拳脚了。
“渠梁,既然大战在即,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把守好城池、训练好士卒,然后静静地等待着战事的发生。”
“然后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给予对面的魏韩联军最致命的一击。”
“没错,这正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互相对视一眼,太子嬴渠梁和公子嬴虔握手成拳,然后用力地砸在了一处。
……
秦国,宜阳城外,魏军大营之中。
身为魏韩联军主将的庞涓和副将的龙贾此时正站在大帐之中悬挂的一幅地图之前,两人的目光之中皆是一股凝重的神情。
“武安君不愧是武安君,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就让我犹如芒刺在背。”如此沉默许久之后,主将庞涓带着几分凝重又带着几分钦佩缓缓说道。
魏将庞涓所说的正是此前武安君吴起所作出的分兵举动,而就是这个看似无意的动作却是让携二十五万大军前来的魏军主将庞涓的气势为之一泄。
事实上,在收到对面武安君吴起的分兵举动之时,魏将庞涓心中曾经生起过凭借着兵力之上的优势去突袭兵力分散的秦军大营的想法。
不过在经过一番深沉地思索之后,魏将庞涓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来,数月之前魏军初至这宜阳城下、立足未稳;若是贸然出击,不但可能讨不到什么好处,而且还可能遭受原本不应该受到的损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