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还有那些在山上被催生或是移植过来的灵根,灵植,可见龙虎山为了建设李家的族地也是花了不少功夫。
尤其是看见平台上站着的两位龙虎山九重天高功,李家建族地,搬新家,结果龙虎山上两个姓李的九重天强者都没来,反而是两个外姓的九重天修士来了,这说明什么?
一众修士对龙虎山和李家做出来的每一个举动都报以更多的猜测,更多的解读,想要从中看出龙虎山和李家之间的关系。
一众人站在了李氏族地山巅的巨大广场上,看着广场中间那座巨大的高耸的祭台,看起来比起龙虎山天师府中的万法宗坛还要高一些。
按照天地数设计的祭台之上,供奉着诸位祖师,以及李家曾经的上三天强者们。
等到时辰差不多了,一位六重天的李家长老轻轻的敲了一下身边的青钟,清脆却又浑厚的钟声在广场上回荡,一众宾客们的声音也都停了下来。
李正玄也穿着法袍,捧着法盒一步一步的登上了祭台。
站在祭台的顶上,李正玄打开法盒,将其中的两本书册与玉印摆放在了供桌之上,然后从中拿出了那张盖了天师印的表文。
祭拜祖师,宗祖之后,便是将表文请出,站在祭坛之上大声的念诵着表文上的内容:“
太上无极大道三清上圣、
昊天金阙玉皇上帝、
祖天师真人座下、
龙虎山历代仙真法脉、
本脉李氏开基列祖之神位前曰:
伏惟
道炁长存,玄门广衍。昔我李氏,承天师法脉,沐祖庭恩光,习正一之科仪,秉玄元之秘旨。今仰赖道祖垂慈,宗功荫佑,子孙繁衍,德业渐隆。谨择吉地,别立宗祠,继道脉而开新枝,奉香火以绵世泽。
恭惟
龙虎山祖庭,道源深广,法统昭明。今虽分支立户,而根本不忘,永遵正一之规,恪守玄门之戒。
伏愿
祖天师威光覆护,历代仙真默佑门庭,俾我宗族,道法昌明,子孙贤孝,灾障不侵,福慧双臻。
谨以
丹诚,仰干
神鉴。
伏惟
尚飨!
弟子后辈李正玄暨阖族子孙顿首再拜。”
李正玄念诵之后,将表文挂在了供桌之上,随后便跪倒在地,以大礼参拜。不只是李正玄,所有的在李家的李氏弟子都跪倒在地,大礼参拜,嘴里念叨着祖师名号。
随着众人的参拜,在无数宾客怪异的目光之中,那本来挂在供桌之上的表文居然缓缓升起,随后一道七色圣火凭空落在了表文之上。
紧接着,表文之上的黄玉一般的纸张被火焰焚烧殆尽,只剩下了之前李正玄念诵的字符以七色火焰的方式悬浮在供桌之上的空中。
李正玄和一众李家人大礼之后却是不曾起身,反而就跪着念诵起了祖天师宝诰:“志心皈命礼
玄元应化,大道显真。
西蜀鹤鸣,感太上而降授;
云台飞升,统正一以开宗。
掌三界雷庭,运阴阳造化;
持都功玉印,伏魔魅邪精。
诛斩六天鬼妖,弘宣清静;
传度千劫法脉,普济群生。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三天扶教,降魔护道天尊。”
道音响彻整个广场,最后甚至传遍了整个李氏族地之中,一众宾客都有些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这些李氏族人究竟在做什么?这流程之前其他分支开宗立派时候不太一样吧……
在这里诵祖天师宝诰做什么?难不成还能让祖天师显灵不成?
一众人不明白,但是却看着那七色火焰的文字缓缓的烙印在了祭台之上,随后,祭坛震动,竟然直接深入了地下,本来高耸入云的祭台瞬间只剩下九层露在了外面。
随之而来的便是祭台与地脉的融合,在不知名的力量的作用下,祭台与地脉相连,而冥冥之中,又有一道光华落在了供桌上的金书玉册和玉印之上,金书玉册也瞬间变得虚幻了起来,随后悬挂在诸多祖师牌位之前,仿佛一张榜单一般。
而上面也瞬间写满了名字,最前面的不是李正玄,反而是……初代李天师。
在一众人惊骇的目光中,虚无中的不知名的力量在榜单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自初代李天师开始,李氏宗族所有的族人。
直到这一代,族主之后写了李正玄的名字,同一时刻,玉印也至今进入了李正玄的识海之中,这一刻,李正玄也突然发现了玉印的不同之处。
玉印之中居然有一方小空间,空间里有一个与他所在的祭坛极为相似却有九层的祭坛,最下层乃是六库仙贼,第二层是龙虎山秘传神通天书雷法,第三层是地书火法,第四层人书命法,第五层乃是龙虎山的修行之根本《正法真一大道经》,整整七卷,一卷不少,第六层乃是《太玄符经神仙篇》,而第七层上,悬挂着的却是一张榜单,背面这些之前李正玄写的表文,背面却是金书玉册,第八层上是一尊玉印投影,正是他着祭坛所在的玉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