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真没想这么红 > 第215章 顺还是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半年那会儿,苏谨言抄了两个剧本,连同给张怡倩的那几首歌一起,交到了姐姐手里。

一部《我叫金三顺》,一部《甄嬛传》,都是女主戏。

前者是现代戏,很适合擅长演这种戏的苏常英,而后者作为一部架空类的古装剧,对于很适合古装扮相的刘子安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发挥机会。按照苏谨言的预想,要是能利用好这两个机会,姐姐和刘子安的人气肯定会猛然拔高一大截,在女演员排行榜上的顺位也能往前挪一挪。

对这两部戏很有信心,苏谨言真的很想要看到它们早点面世。

只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欲速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苏谨言还是懂的。

人脉不够广泛,资金也不够充裕,必须要耐心的积累一段时间,才能弥补这些方面的短板。对这一切,苏谨言看得很透彻,事实上,他之所以如此频繁的推出新策划新节目,如此大方的把记忆中的好歌拿出来‘滥用’,就是为了尽快积累资金,让暖暖工作室攒够操作这两个项目的实力。

“姐,你没开玩笑?那两部戏明年可以开拍了?”突然听到姐姐这么说,苏谨言立马来了精神。

“先上一部吧。”剪好了脚指甲,苏常英放下指甲刀,捏了捏刚刚抽过筋的脚掌:“我大概算了一下,账上的钱还不够多,没法同时撑起来两个项目。”

“是么……”稍稍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苏谨言又开心起来:“能拍一部是一部,只要能拍,就是好事啊。姐,你跟子安姐聊过了没有?打算先拍哪一部啊?是你的《我叫金三顺》,还是她演主角的《甄嬛传》?”

“还没决定呢。”苏常英抽出一张湿巾擦了擦手:“我昨天才托了朋友帮忙打听消息。他在总局上班,应该能打听到都有哪些剧组立了项,预定开拍的剧集里头是古装戏比较多,还是现代戏更多一些。”

“……你打算怎么做,顺应时势跟潮流走,还是反着来啊?”沉吟片刻,苏谨言忍不住询问道。

一部好戏上档播出后,有可能引来一大批跟风的。比如平行世界里,当架空类型的《宫锁心玉》上档播出并获得极大热度和关注后,立刻就有一大堆的穿越剧投入了制作。

其中,《步步惊心》、《甄嬛传》、《芈月传》、《楚乔传》等质量还算不错的剧集,都趁着这一股‘穿越风’,获得了成功。

(PS:曾经跟人讨论过《楚乔传》到底算不算穿越剧,个人认为,它本质上还是一部穿越剧。毕竟剧集改编于原着,而沿用下来的许多剧情,其走向又都是由楚乔的个人选择所决定的……说白了,电视剧中的楚乔虽然被抹去了穿越者的身份,但那仅仅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要知道,真正影响剧情走向的那些想法和选择,还是沿用了穿越者的那一套。)

虽然说出去不太好听,但不可否认,跟风随大流确实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反过来,逆势而为也有它的好处。

天天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也会想要吃吃青菜萝卜。说白了,若是同类型的剧集很多,其中质量过硬的又不够多,那么,很容易就会引起观众们的反感,导致整个类型的所有项目都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反其道而为之,选择推出类型截然不同的项目,正好可以迎合观众们的心理变化,无形中占下一份优势。

“我也有点摸不准。”苏常英叹了口气,拿起一颗苹果扔给苏谨言,示意他帮自己削一下皮:“顺着风势走的话呢,可能会好卖一些,道具服装方面应该也能节省一些。可反过来,也有可能遇到场地不好租、剧组招人难之类的问题。”

“那反着来呢?”苏谨言抄起水果刀,一边削苹果,一边继续问道。

“招人时会方便一些,租用场地也会比较容易,毕竟同时开工的剧组不多嘛。”苏常英伸了个懒腰,抓起一个猫猫抱枕抱在怀里:“就是拍完了之后,可能不是很好卖。”

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弊端。

一时半会儿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必须要等到开会,综合了各方面的情报,才能得到更细致更准确的判断。苏谨言索性没再往下想:“那资金方面呢?姐,工作室的账上有多少钱啊?”

“不算你的话,今年倩倩赚的最多,光是她跑行程接商演,就给工作室赚了快一千万了。我跟子安的话,演戏这一块是小头,可能也就百十来万,主要还是广告代言和出席活动赚的比较多。加起来的话,我俩差不多也给工作室贡献了一千万左右。”

一边盘算这笔账,苏常英一边给了弟弟一记白眼:“都是你,要是你没给倩倩写那些歌,她也不会超过我跟子安那么多。知道不?你不在家这段时间,她老在我俩面前嘚瑟,天天说自己一个顶俩,我和子安都快烦死她了。”

“赚得多还不好?”苏谨言无语的笑了起来:“你这话要是让倩姐听到了,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