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真没想这么红 > 第247章 原来如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明是电视剧部门的人,还坐到了主任这么高的职位上,为什么刘向会对制作综艺节目的事情如此上心,如此积极呢?

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刘向还有继续向上爬的野心。

跟上京台内部的配置一样,在魔都台下属的各个制作部门里,使用的也是总监加主任的双人合作分工管理模式。其中,总监负责跟进推动项目,主任负责行政管理和人事安排,一主内一主外,各有各的活儿。

那么,在总监与主任这两个职位中,哪个职位更有发展前途,更容易升职呢?

要分是哪个台。

如果是想要寻求发展和突破的电视台,比如魔都卫视、粤东卫视、胶东卫视等排名比较靠前的省级卫视,那么,肯定是主抓具体事务的总监更容易升职。毕竟坐在这个职位上,接触到盈利项目的机会更多,只要眼光不是太差,很容易通过为台里赚取经济收益的方式来给自己快速积累功劳。

如果是在排名位于中下游的卫视台里工作,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二线卫视的资本和实力都比较差,做出爆款项目的可能性太小。大多数时候,都是等一线卫视喝过了头汤,确定不会出岔子之后,他们才会陆续跟进,借鉴模仿已经获得成功的项目,以相对较小的投入,开发出属于自己台里的版本。

说白了,在二线台里担任总监,干的其实是搬运工的活儿,即便赚到了一些收益,也未必能落下多少功劳。

功劳没多到一眼可见差异的地步,想要压过主任一头先拿下升职的机会?不夸张的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这是在华国。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各个单位里的一把手从来都不是什么长,而是大大小小的书记。把这一模式套用到电视台里,显然是主管行政人事的主任更有话语权。

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释,大家或许更能理解——总监做项目赚来的收益之中,有一部分会作为工资发个台里或者部门里的职员们。如果赚的太少,职员们的工资肯定涨不上去,此时,他们更加拥护的当然还是主任。毕竟主任管着人事升迁这一块儿,可以直接插手决定职员们的前途,而且,逢年过节发放福利这种牵扯到实际好处的事儿,同样也由主任负责。

自上而下,有‘文官高半级’的传统,自下而上,又有民心所向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主任要比总监更容易获得升职的机会,两者之间大概差了半个优先级。除非总监在工作中积攒的功劳够多,足以抹平这半个优先级的差距,甚至还有富余,否则,优先获得升职机会的,一定是担任主任的那个人。

上京台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作为一线省级卫视中排名最靠前的几家之一,上京台一直怀有‘打败其他对手,抢占央妈之下第一名’的野心。所以,无论是在电视剧制作部门,还是在综艺部里,都是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总监更有发言权。

周明之所以能压倒鲁连贵,拿下更多的话语权,在综艺部里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除了他的个人能力比鲁连贵更强,上京台内部的‘政策倾斜’,也是决定性理由之一。

再来看看魔都卫视,以及现在出现在苏谨言眼前的刘向。

同样也是一线省级卫视之一,魔都卫视里的各个制作部门中,更受看重的也是总监。相比之下,主抓行政人事后勤的主任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份量也要比总监差了半级。

比如这一次,冯国昌设宴邀请客人们来吃饭。

照常理来说,原本应该是由担任总监的那位出面。毕竟是他拍板拿了主意,才有了魔都台参股制作《金城玉剑》的事儿。

可结果呢?人家要去商谈下一部电视剧制作的事情,这事情就落到了刘向的头上。

备胎的身份再明显不过。由此可见,刘向在魔都台电视剧部门里的话语权,真的不如那位总监。

作为一名有抱负有野心的成年人,刘向并不甘于现状。哪怕他已经四十多岁将近五十了,还是怀着‘想要往上爬’的执念。

在电视剧部这边,有个不好对付的总监在前面堵路。而在综艺部那边,前任总监刚刚因为身体原因离职,目前的代理总监又没什么大本事,于是,理所当然的,刘向便生出了‘挪去综艺部那边,趁着眼下这个好机会争取坐上总监职位’的念头。

作为中高层管理,申请调动职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申请者本人的意愿再怎么强烈,也不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多少影响。能不能成,关键只有两点,一是你能不能说服上级同意,二是你去了新职位上,能不能服众。

那么,如何说服上级,又如何镇住综艺部里的那帮人,让他们信服自己呢?空口白牙光凭嘴说,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刘向便把主意打到了‘综艺策划案’上……说白了,他就是想要找个前景很好又够明朗的项目,作为自己的敲门砖或垫脚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