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真没想这么红 > 第334章 目的明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女主、清宫戏、宫廷斗争主题……

把牵扯到这些元素的电视剧全部摆出来,进行对比,哪一部的收视率最高影响最广?

不是《甄嬛传》,也不是《宫》或《步步惊心》,而是赵燕子当年那一部红遍了大江南北的《还珠公主》。

虽然小燕子这一角色很搞笑,与宫斗戏中的传统女主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虽然《还珠公主》的剧情中有很多坑,一众角色经常性的智商下线,引来了观众们无数次的吐槽;虽然后边两部的内容非常拖沓,如同懒婆娘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还珠公主》在众多清宫戏里确实算得上是一部杰作。

那么,苏谨言当初抄剧本的时候,为什么没选择《还珠公主》,而是挑了《甄嬛传》呢?

原因有两条。

其一,小燕子这个角色看似疯疯癫癫很脱线,其实很要求演技,真的不好演。

以苏常英的外形和气质……好吧,说的直白些,她的眼睛真的没有赵燕子那么大那么圆。硬让她赶鸭子上架去演小燕子,她未必能把那种机灵古怪的感觉演绎出来。

其二,要是演好了小燕子这个角色,对于苏常英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

从六老师演的美猴王,到小唐尼演的钢铁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角色太过讨喜,观众们看过之后,对角色本身留下的印象,会远远大于演员们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于是,当演员去其他影视剧中出演其他角色时,观众们很容易先入为主的想起他曾经创造出来的那个经典角色,进而产生‘出戏感’。

说白了,如果苏常英演好了小燕子,那么,她再去演其他角色,观众们很有可能不认账,觉得她还是《还珠公主》里的那个小燕子,或者干脆认为是小燕子来演了这个角色。

赵燕子就是现成的例子。在出演了小燕子这一角色后,她为什么渐渐的淡出了影视圈,转去做投资了?不是因为她自己先有了那样的念头,而是因为《还珠公主》里的小燕子太让人印象深刻,芒果台又年年重播,一次次的刷新观众们的记忆力……实在没人敢冒着‘让观众们出戏’的威胁用赵燕子,她找不到戏演,然后,她才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不好演,演好了也未必能讨到好。苏谨言的目的是帮助姐姐在影视圈更好且长久的发展下去,像小燕子这种红极一时却带有极大副作用的角色,当然不会拿出来给姐姐演。

选择《甄嬛传》这部戏也是同样的道理。

做《还珠公主》,因为剧集中时刻流露着跳脱不靠谱的气氛,肯定有些人会不自觉的轻视小觑,叫嚣着喊出‘不就是胡闹么?我来我也成’的话。

但换成《甄嬛传》的话,剧情更加有理有据,人物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更加贴近现实……观众们无法一眼找出破绽,理所当然的,‘服气’的可能性也要大些。

如果说一心追求‘爆点’的《还珠公主》是商业片,那么,平稳中暗藏杀机的《甄嬛传》明显多了一股文艺气质。选择后者,或许经济上的效益确实要少了一些,但就塑造口碑而言,却是有着更大的助益。

也就是说,苏谨言选择‘搬运’《甄嬛传》而不是《还珠公主》,除了想要通过这部戏让姐姐打造出‘演技派’的人设之外,也是想要借助这一部戏的成功,为暖暖工作室闯出‘也能做好电视剧项目’的口碑。

目标定得很高,前期的准备工作当然不会马虎。

就说现在这个临时驻地吧。这可不是真正的大本营,它仅仅只是一个培训宫廷礼节的临时教室而已——为了让演员们演绎出更好的效果,苏谨言特意提醒了姐姐一句,让她在剧集开拍之前先牵头组织一个培训班,把戏里的主要演员提前召集起来,好好的学一学宫廷礼节。

“姐~。”

“来啦~。”见面就是一记拥抱。有段日子没见着弟弟了,说实在的,苏常英心里真的有些想念。

“子安~。”

“倩倩~。”在姐弟俩忙着打招呼的时候,另一边,张怡倩和刘子安也手拉着手粘到了一起。

从姐姐的怀抱里挣脱出来,盯着姐姐的脸,仔细看了一会儿,苏谨言有些心疼的皱起了眉头:“姐,你这是减了多少啊?怎么看着瘦了这么多啊。”

“马上要开拍了嘛。”苏常英倒是一点儿都不在意:“稍微减一点儿,到时候上镜也好看啊。”

“不是累的吧?”苏谨言还是有些心疼:“剧组这边的活儿多不多啊。要是人手不够,再从工作室里多调些人过来帮忙……无非就是多招几个人,多开几份工资的事儿,你可千万别舍不得啊。”

“剧组里的事情有冯导盯着呢,加上还有黄姐在,说真的,我和子安其实没什么事儿。”摇了摇头,苏常英笑着说道:“放心吧,我这边真要扛不住了,肯定跟你打招呼。”

“没叫你来帮忙,说明我们这边还能扛得住。”刘子安笑着插了句嘴:“毕竟你是编剧嘛,真要有事,怎么可能不找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