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重生农家小地主 > 第六百七十九章 过度善良(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百七十九章 过度善良(三)

因为淑媛买了整整半扇肉回来,宋存礼就帮着在外面卸肉。先将排骨都收拾出来,准备着炖酸菜。

宋老太太还觉得不够,又让宋秀山去抓了两只老母鸡,都杀了,让吴氏收拾好,一只就跟排骨一起炖酸菜吃,另外一只是留着给淑媛拿回去,好给淑慧炖汤喝的。

快雪堂并不缺这个,但这是宋老太太的心意,必须得收着。

“买太多了,这得吃到过年去。”宋老太太出去看了一回,回来又对淑媛说。

“冻起来,反正也不怕坏。”淑媛就说,她知道,宋老爷子和宋老太太都爱吃蒸肉,就让宋老太太把肉都切好,到时候用坛子闷起来。

庆丰这地界,就有一道很有特色的肉菜,坛子焖肉,做好了肥而不腻,正好冬天吃。

宋老太太点点头,以前家里人口多,条件不太好,还真没做过这道菜。好在她会做,就说一定给宋老爷子做。

“你有口福了。”宋老太太还对宋老爷子说。

宋老爷子就笑呵呵的,却还说:“吃啥不吃啥都行,最主要是心里清劲。”比如说他现在心里几件烦心事,要是都能解决了,让他吃糠咽菜,他也乐意。

淑媛认真想了想,觉得这可能就是生活。

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一家子正在说话,外面就来了人。

宋老爷子往外面看了一眼,就让淑媛出去接。

宋老太太忙就告诉淑媛,说来的是钟家老娘。虽然同住在兴隆庄,但是钟家离宋家比较远,中间还隔着一条河,以前是没有来往的,不过见了面,大家相互点点头。

也就是这些天,因为在宋家洼子煮碱,又因为看中了李家小妹,钟家老娘才开始往宋家老宅走动。

不过,钟家两口子也不是擅长交际的人,来的次数并不多,也都是有事才来。

但是这一个村子里的,见了面,都要论长幼辈分。

宋老爷子知道淑媛不认识钟家老娘,就告诉她,见了面要喊四婶。还让她赶紧接出去。这是庄户人家的待客之道。

来者是客,必须得敬着。

尤其是如今宋家在众人眼中是发达了,那必须更加的谦逊有礼,才能不让人说三道四。

淑媛还挺想知道,能看上李家小妹的会是怎样的人,因此就听了宋老爷子的话,跟淑云一块接了出来。

吴氏和刘三娘陪着她们一块出来接人。

钟家老娘就有些受宠若惊。

“都在家!家里来客人了。哦,是淑媛,四姑娘啊。哎呀……”就说淑媛小时候她是看见过淑媛的,还说淑媛出息了。

几句话,淑媛就知道,这确实是不太善于言谈的庄户人家妇人。

“要知道淑媛回来了,我就先不过来了。这……”被让到屋子里炕上坐了,钟家老娘还说。

“淑媛回来了,你咋就不能来了。你啥时候都能来。咱这都不是外人。”宋老爷子热情地说。

宋老太太又让吴氏来给钟家老娘倒糖水,又抓果子给钟家老娘吃。

钟家老娘有些拘谨,似乎是等着淑媛先说话。

按照常理,钟家跟李家定了亲,跟宋家也就是姻亲关系了,淑媛就应该先开口问问这件事,道个喜。

李家小妹是淑慧的小姑子。淑媛是淑慧的妹子,隐隐的已经是他们那一股人的当家人了。

可淑媛不想问。

她如果问了,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淑媛不想表达这种态度,也不想让钟家老娘误会什么。

如果钟家跟李家定亲是考虑到宋家的因素了,她就更不应该让钟家老娘误会。

最后,还是钟家老娘自己说了起来。

“今天是好日子,我们小子上柳树坎儿串门去了。 ”钟家老娘说着,还问淑媛,是不是还不知道这定亲的事。“定亲那天,也没看见你姐。听说,你姐是病了?现在咋样了,我们还想去看看,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其实,他们想去看看淑慧,这个意思已经跟李家老爹说过了。

李家老爹就给拦下了。

他们自家人都进不了快雪堂的大门,如果钟家打着他们姻亲的旗号去,肯定也会被拦在门外。

到时候,可就尴尬的很了,可能李家小妹的亲事就要黄。

李家老爹当时的说辞,是说郎中嘱咐了,淑慧的病需要静养,所以宋家才会把淑慧接到快雪堂去,连同李大郎都给隔开了。李大郎也是因为暂时不能跟淑慧在一块,所以干脆回柳树坎儿来住些日子。

这就是李家对外的说辞了。

他们不仅隐瞒了淑慧小产的事,更加隐瞒了李大郎是被赶回来的事。

后来李家老爹也不再去快雪堂外碰钉子,也是怕被人看见,传到村子里,到时候就不好解释了。

钟家老娘这次上门,就是听说淑媛回来了,所以上门来表示亲近。

他们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也感觉到李大郎和淑慧这情形非常可疑,今天来也是为了打探的。

宋老爷子就干咳起来,一面偷偷地给淑媛使眼色,意思是让她说话小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