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前,和寝室两位聊天,说起了公司内关系的事。黎涛对这些事似乎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愿意说,说起来没完了。
“经理的夫人,在姐妹五个中排行第三,在公司的服装专卖店,大姨姐在辅料仓库,二姨姐在集团另一个公司做劳资,四小姨在单裁室做技术员,五小姨是车间主任,她们还有个姨在车间当工人。”
“生产,经营科长的夫人都是是车间主任,质量科长老婆在技术科,财务科长老婆在集团另一个公司做会计。”
“那个西裤车间主任是董事长的侄女婿,裁剪车间里一个普通工人,是董事长的亲外甥女。”
“技术科那两个姓王的,是兄弟俩。”
“单裁室的头儿是集团一个副总的儿子,生产科的顾军,报关的薛敏,是前任经理,现在集团一个副总的至亲......”
信息量太大,看来得一点点消化。
余开比较看得开,说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能套上关系,所以也不用太在意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有个例子就是,一些完全的外人,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凭专业进来的,反倒地位特别高,比如技术科长姚克飞,是搞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材生,董事长都对他特别客气,不过他夫人也在集团外贸部。
叶奕凡其实对这个观点深以为然,了解一下只是为了以后说话注意,以防万一,他倒不是特别在意这些关系,也确实因为太多了,反而在意不起。
另外他自己最近也出来个关系,一个车间的收发员,就是算一个车间的对外接口的职务,在车间影响力仅次于车间主任,三十多的样子,打扮很亮丽,也姓叶,见到叶奕凡就说:
“小叶啊,你知不知道,按辈份算,我是你姑奶奶。”
后来问了下大姐,拐着弯还真能这么论出来。
4月下旬的一天,张虹打电话让黎涛和叶奕凡到财务科去一趟,下去进门一看,只见财务科除了财务的办公桌上都摆满一摞摞白色的,象信封一样的东西,但比正常的信封薄得多。
一问原来是发薪日,当时还是用现金开支,一到发薪日,叫找人来帮忙数钱,装到信封里,然后再发下去。每逢这一天,是财务科最热闹的一天。
财务科四个人,屋里前面两人,左边是张虹,右边是出纳老孙,后边两人,左边是科长,右边是材料会计老古。
财务科的科长姓杨,据说在开发区税务相关部门很吃的开,挺有能量的人物,也是大姐以前的领导,现在不在办公室内,他一直也不怎么正常上班,经常来的晚,有时甚至一天也不在。在工作上,他应该是叶奕凡的直接领导,但叶奕凡来了这么长时间,和他几乎没怎么接触过。
老古更是神仙级的人物,本质上她是材料会计,叶奕凡所做的材料出入库打单子的工作应该是她的,但是由于现在用计算机管理,她没法干,所以就干脆加了个人,她平常可做的事就不多了,一般顶多月末年末,把帐打印一下,理一理,装订一下之类的。
不过每天坚持来点卯,要没啥事也不一定去哪了,因为她剩一年就退休了,所以也没人较真。为人倒是不错,和谁都笑哈哈,愿意聊天。出纳老孙,差不多有55左右,似乎和经理是一个孙字,极得信任,所以专门让他做出纳。
但他性格就象是不太好相处的了,很少说话,每次说话都感觉是三思之后才说的,心机很重的样子。
除了黎涛和叶奕凡之外,还有一个车间主任不知是自愿,还是被抓壮丁,也在这帮着装钱,是经理的五小姨子,叫盛玉杰,三十左右,高挑个子,很漂亮。
他的老公很牛,是董事长的亲外甥。
忙了半上午加半个中午,终于弄完了,叶奕凡签了字,领了自己的工资,去掉扣项外,剩了400多,这里工资普遍低,据说年末会统一再找补一下。
不过这可是叶奕凡第一次领工资,所以心情还是非常好,老古也注意到这是叶奕凡的第一次工资,特意恭喜了一下。
有一天开票,发现已经开好的票中,有一处数值写的有问题,叶奕凡就进入了修改领料单功能的菜单。单号一共有6位数,没等全输完,在刚输入前两位后,不自觉按了下回车键,然后就发现硬盘灯一直闪,界面不动了,等灯停了后,发现这个月所有的输入的领料数据都没了。
这下麻烦大了,一问黎涛,他说这个太正常了,这软件BUG特别多,他用了这么长时间慢慢改,已经少了不少了,这个问题,他当时也遇到过,于是打了个电话,找当初的软件公司的人来修复数据。
叶奕凡有些不安,好容易到第二天,软件公司的人来了。看样子是50到60岁之间的人,个子特别高,人长得也壮实。满脸大花白胡子,头发乱蓬蓬的。姓田,大家都叫他田老师,这个软件就是他当时编的,据说就他一个人从头到尾的做出来了。
泰星公司财务电算化93年就开始了,在当时的开发区里是最早的一批电算化企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财务科长的推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