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鹰视狼顾 >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人事调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人事调动!

看到这里叶明盛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该赞赏赵万贤的忠心,又或者是该责备赵万贤封建迷信。

叶明盛认为自己四十都还没到,仍旧是处于春秋鼎盛的状态,还没到该考虑身后事的时候。

而且修建陵寝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可是现在川蜀还没有彻底收服,各地百废待兴,正是什么都缺的时候,不应该将宝贵的钱粮,人力物力浪费在修陵寝这件事情上························

所以叶明盛也是在批复中拒绝了赵万贤的好意,让这个家伙专注于辽阳的政务,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叶明盛希望他能够让辽阳政通人和,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放下了赵万贤的奏本,叶明盛又是拿起了第二份奏本,这份奏本是崔绍递上来的。

崔绍奏本的内容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崔绍认为奉武军已经占据大半个天下了,所以应该重开科举选拔天下人才让其为己所用了!

崔绍的建议可以说是让叶明盛眼前一亮,不得不说崔绍这个建议非常好,也是叶明盛没有想到的!

大周的科举在当年洛安之变后便是彻底中断了,距今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有在举办了,这对于天下的士子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灾难,断绝了他们当官的路径!

所以现在重开科举,无疑是响应了这些士子的需求,让他们能够为己所用!

而对于叶明盛来说,虽然他一直想要摆脱当地世家豪族的影响,但奉武军毕竟崛起时间短,根基尚浅,尤其是像荆楚,淮南,关中,雍凉,云并这些地区,奉武军还需要借助当地豪族,世家的力量来维持当地社会的稳定。

因此叶明盛为官场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来抵抗这些世家,豪族带来了的侵蚀·························

尽管叶明盛觉得崔绍重开科举这个主意非常好,但是怎么讲这个主意落实下去,却是叶明盛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由谁来负责主考?

对于叶明盛来说,他肯定是想要让自己人来负责主考,比如崔绍古三思都可以!

然而按照大周律例,科举是应该由礼部来负责主考的!

因此现在绕过礼部,把科举交给崔绍,古三思来负责,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让天下人难以信服!

以前奉武军算是地方藩镇,天下人信服不信服叶明盛也不是太在乎,但现在奉武军夺取了政权,那么叶明盛就不得不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了,不能在像之前那样了!

而这个时候叶明盛也是有所明悟,崔绍表面上提出重开科举,但是实际上却似乎是在暗示自己要尽快解决中枢院和六部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一切工作才好陆续展开,这个工作解决不了接下来的工作总归是有掣肘的!

想到这里叶明盛暗自思量了一会,然后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写满文字的纸!

其实中枢院和六部的问题,叶明盛一直在考虑,大体框架也基本上考虑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是在一些细节上,叶明盛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首先是六部之首,吏部!

叶明盛打算还是让古三思担任尚书,为下一步接替崔绍做准备。

至于两个侍郎的位置,叶明盛打算让现任人事局副局长沈长虹来担任左侍郎,这个沈长虹虽然不是跟他起家的老部下,是齐鲁布政司的人,后来人事局成立之后调过来!

但是沈长虹几次向叶明盛汇报工作,都是给叶明盛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其人思路清晰,做事缜密细致,而且做人八面玲珑,在中枢院的名声一向很不错,所以这一次叶明盛也是将一个侍郎的位置给了他。

至于吏部右侍郎的位置,叶明盛打算交给原洛安朝廷吏部左侍郎张雄来做,这个张雄是奉武军入主洛安之后,率先向奉武军靠拢的,表示要效忠叶明盛的!

张雄此人乃是淮南人,是当地豪族张家之人,十几年前考中过探花,然后在翰林院干了一段时间,接着调任到了户部担任主事,洛安之变后被调到了吏部,最后干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

当时叶明盛要从洛安迁都到易京,洛安朝廷很多人都是站出来反对,而张雄则是站出来支持叶明盛的决定的寥寥几人之一·······················

而这也是让叶明盛注视到了他,并且对这个前朝吏部左侍郎进行了一份背景调查,调查表示张雄此人能力上还是很不错的,吏部很多的日常工作都是他来主持的,并且此人非常会审时度势,见风使舵!

不过在私德上张雄却是有些贪财好色,在吏部当差的这些年,给他自己积攒了不菲的身家!

因此一开始叶明盛非但不准备用这个张雄,还准备把他当猪宰,给洛安的权贵来上一个杀鸡儆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