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1039章 奇才张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不居人下

张咏虽是读书人,却也喜欢舞刀弄棒,“少学击剑”,有一身武艺,身上总有股侠客之气,“少任气,不拘小节”,一般来说“喜任侠”、“少任气”之类的词语都是朱温、杨行密、黄巢等社会狠人的标配,却也出现在了这位书生的身上。不气盛叫年轻人吗?张咏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还没中进士做官的时候,就穷横穷横的,即便身无分文又客居他乡,也照样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你瞅啥?再瞅一个试试!”

2,巧断家务事

知杭州时,有一桩棘手的民事诉讼,事情的过程很简单,但审理却极为复杂,是小舅子告姐夫侵吞家产。姐夫说这家主人——也就是他的岳父,去世的时候,这位小舅子才三岁,岳父临终前就立下遗嘱,让他帮忙把这个小舅子抚养成人,并答应把家产的七成分给他这个当姐夫的,而只给这个小舅子留三成。姐夫还拿出了当时签订的字据,大骂小舅子忘恩负义,这些年来是自己这个当姐夫的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喂大的,又当姐夫又当爹,现在小舅子长大成人了,却翻脸不认账了。

张咏接过遗书,看也不看,直接扔到地上,然后举起酒杯,在上面浇了一杯酒,仿佛是致敬逝者,“你岳父是个聪明人啊!如果他当时说给你三成,给儿子七成,恐怕他的儿子就活不到今天了。正因他说给你七成,你才会把孩子抚养成人啊。”于是当庭裁决:三成给姐夫,七成给小舅子。

杭州百姓听说后,纷纷称赞张咏英明。

3,不就是杀人嘛,多大点儿事儿嘛

3.1绳锯木断

张咏知崇阳县时,发现一个小吏从府库里偷拿了一枚钱币,便下令给他施以杖刑。小吏不服气,说我不就是拿了区区一块钱嘛,至于用这么重的刑吗?有本事你杀了我啊,我就不信这是杀头的罪!

“叫板?看我杀不杀你就完事了。”

张咏立刻提笔写下一句千古名言:“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随后,将这名小吏斩首。

注意,张咏考公上岸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鄂州崇阳县知县。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刚考了公务员,然后分配到一个小县城当县长,发现一个临时工挪用了一块钱的公款,就给人家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刚出道就整了个大活,小伙子很猛啊。

3.2祸从口出

某位小吏因某小事忤逆了他,张咏就用枷锁铐住其脖子,以示惩罚。这位小吏不服气,死催的说了句:

“有本事你就弄死我!”

张咏一听,“嘿,小子,跟我叫板是吧,你以为我不敢呀?”当即将小吏斩首。

3.3林麓斩仆

有个文弱的读书人考公上岸,被分配到偏远的十八线小县城当官,其奴仆欺他柔弱,竟然强行霸占其女儿为妻。张咏正巧路过此处,无意间探知了这一荒唐的事,愤愤不平,“来都来了,啥也别说了,哥们儿,这事儿交给我了。”然后就假装不知道这事,次日向书生说自己要去郊外游玩,想借他的奴仆当临时随从,等二人到了荒郊野外,张咏见四下无人,立刻拔剑斩之。

打官司太麻烦,直接宰了不就完了嘛,不就是杀人嘛,多大点儿事儿嘛。

3.4“黑寡妇”

张咏知益州时,曾遇到一个新寡妇哭丧,但怎么听都感觉有点儿假,不像是发自肺腑的,于是就请她去衙门里喝茶,询问她丈夫的死因,小寡妇说是突然暴病而亡。

“他以前有病吗?”

“没有。”

“是啊,那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暴病而亡了呢?你让我也暴病而亡一个瞧瞧,你弄死我,你过来!”

张咏让仵作(法医)仔细检查遗体,未发现明显外伤或中毒迹象。而张咏一口咬定这是一起谋杀亲夫案,必须找出谋杀证据,否则的话……“仵作,本老爷是啥脾气你是清楚的,别惹我生气啊!”

仵作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总不能栽赃陷害吧?晚上回家之后,苦闷不堪的仵作向妻子抱怨这个倒霉差事,结果妻子突发奇想,让他务必仔细检查死者的头顶。

古时候(清朝以前),成年男子是不剃头的,所以那时候的成年男子都是长发及腰。次日,当仵作仔细翻看死者的头顶时,赫然发现死者头部竟然被钉入一枚长钉,果然是谋杀!

张咏很高兴,然后下令把仵作的妻子也请来喝茶。一番夸奖赏赐之后,张咏的态度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瞋目大怒,厉声叱道:“你要是没干过这事儿,你咋会知道这种手段?”

仵作妻子先是一惊,继而呆愣良久,随后便对自己的过往供认不讳,原来她也曾用同样的手法杀死过前夫。

于是,张咏就将这两位绝顶聪明脑洞大开的女子一同处斩。

这个故事耳熟吗?没错,郭德纲老师将其改编进经典长篇单口相声《善恶图》(又名“顺天府三案连环二十二条人命”)中,只改了人名和时间,连细节都几乎是原文照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