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女生 > 无限之诸天横行 > 第7章 左于阴谋、各方势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哼!”孙坚带人离开,其他诸侯也各自解散回家。

“孙文台无耻!”回到自家营地之后,袁绍依然骂骂咧咧。

“主公,不如你写一封信,派心腹之人送到荆州刘表处,这传国玉玺归根结底也是他刘家之物,想来他会想办法的。”当年被邓枫完全否定的田丰最终还是出现在了袁绍阵营。

“元皓所言有理。”袁绍满意的点点头。

两个多月后,孙坚不幸中了刘表埋伏,被乱箭射死,比原着早了很多。

这次战斗中,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起了大雾,这才导致江东军没发现刘表的埋伏,否则胜负还真不好说。

董卓带着汉献帝刘协逃亡长安,京城自然回到了汉少帝手中,何太后立刻带人从朝歌返回,哪怕是明知道京城皇宫大半成了废墟,还是先一步派人略作修缮就入住了。

入住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各州下诏,要求他们奉献部分钱粮修缮宫室。

结果除了邓枫和刘表拿出了大笔钱粮,陶谦补交了半年赋税之外,其他各州都当没看见,连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都没搭理。

何太后在发诏前其实已经意识到了结果,依然发诏更多的是出于“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的态度,看到结果也没说什么,更没修缮宫室,而是把弄到的大部分钱粮投入到了军中。

第一时间招募了新兵,全部交给了羽林中郎将徐晃,原本的精锐则交给了皇甫嵩、朱儁分管,只把3000精骑留在徐晃手中,这其实等于是夺了徐晃大部分兵权。

为了拉拢徐晃这员虎将,何太后连皇室脸面都不顾,把两个汉桓帝的女儿、汉灵帝理论上的庶出妹妹嫁给了徐晃,自己更是亲自主婚,加上徐晃确实非常忠诚,最终解决了问题。

到初平元年底,何皇后大致恢复了对司隶的控制,总算是站稳了脚跟,不再颠沛流离。

袁绍回到汝南,很快接受了谋士“反客为主”之计,很轻松赶走了原本的豫州刺史孔伷,然后发动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底蕴,轻松完成了对整个豫州的整合。

但他这种“整合”是纯粹的封建社会体制,其实就是与原本各地的世家“分猪肉”。

比如原本也属于“十六路诸侯”的陈郡太守张邈、谯郡太守乔瑁、鲁郡太守袁遗、沛郡太守鲍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待到大家都满意了,豫州也就在理论上属于袁绍了。

年底,完成了整合的袁绍正式上书,要求自领豫州牧,本来对地方就没什么控制力的何太后无奈认可。

看到袁绍的成功,基本算是半个草包的袁术也想这么玩儿,很不幸刘表不是孔伷,他的计策根本连执行都没完成就完事儿了。

但袁术脑子里也不全是脏水,他选择了拉拢加拳头的方式,于年底基本控制了荆州的长江以北部分,刘表则是以襄阳为中心控制长江以南的荆州。

眼看着袁绍成了豫州牧,袁术也有样学样,上书要求自领荆州牧,也不看看具体情况,结果就是何太后不仅没批准,还下诏申斥了他,让他与刘表和睦相处,气的袁术把整个客厅都砸了。

刘备运气很好,因为他们三兄弟的勇猛而被徐州牧陶谦看重,专门带他们回了徐州,到地方之后就有一个叫孙乾的谋士主动来投,让刘备大喜过望。

到初平元年底,他已经正式成了太守,关张二人也已经恢复,谋士也有了简雍、孙乾,手下练出了大约兵马,总算有了起步。

最倒霉的反而是曹操,他现在还是陈郡太守,原本一直对豫州牧的位置虎视眈眈,没想到袁绍先下手为强。

曹家的资源不管在各方面都没法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想比,更何况豫州本就是汝南的基本盘,附近还有同属于袁氏正统的袁术,以及袁氏分支的袁遗。

可以说如果曹操不能从陈郡、或者说是豫州跳出去,那他基本上没戏了。

初平元年10月中旬,原本的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突然出兵,以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为箭头,不到一个月横扫幽州,杀了原本的幽州牧刘虞,同时上表自领幽州牧。

哪怕明知道刘虞是汉室宗亲,何太后在向公孙瓒要了2000匹战马之后,于年底正式下诏认可了他的地位。

董卓回到长安,明知道已经没戏唱的情况下变得更加残暴,也更加贪图享乐,原着中的一些骚操作这个时间轴基本被他又捋了一遍。

而且比原着还过分,比如说专门给刘协大婚迎娶皇后,然后在新婚当晚赶走刘协自己用。

这个时间轴,因为京城汉少帝的存在,刘协的地位基本上可以忽略,各地诸侯就算是需要名分,也没人会给他这里上贡,以至于董卓对他连基本的脸面都没怎么留。

不只是对刘协,他甚至对曾经的部将也不再像原来一样,比如为他征战而废掉的吕布,回到长安之后竟然没有任何安排,连原本的温侯年俸都停了。

董卓现在有什么好处也都是给自家族人,这让所有将领都有所不满。

总体而言,初平元年算是整个“前三国时代”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