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八百五十八章 风起雾散(8k大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五十八章 风起雾散(8k大章)

官道之上,雾气弥漫。

麹义看着眼前的雾气,虽说他认为前方绝对不可能有汉军的伏兵存在,但是心中还是生出了些不安。

这几天时不时下着的小雨,让土地越发的松软,很多的地方都有了不少的积水,对于骑兵的行动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雾天追击其实真的不应该,但是战功近在眼前,虽然有些冒险,但是值得一试。

麹义现在的情况其实十分的尴尬。

他带着五万青州魏军选择了归附,被许安封为了征东将军,领青州巡抚之职。

看起来是位高权重,和当初公孙度归附之后的待遇差不多。

但是实际上却是天壤地别。

当初公孙度归附的时候对于太平道来说是雪中送炭,所以许安在开国的时候给公孙度又封了辽侯。

而繁阳之战后,河北尘埃落定,麹义才选择归附。

说好听点是归附,说难听点就是投降,对于太平道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征东将军,领青州巡抚两个职位都是无法世袭,也不能为家族攥取什么利益。

该交的赋税还是要交,该献的田地还是要献。

他现在的身份,看起来位高权重,但是实际上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本没有什么权力。

麾下能够掌控的士兵不过两千先登营,其余的青州军都在许安派遣的兵备都护司手中掌控,政务由布政使来处理,他这个青州巡抚甚至还要受按察使掣肘。

但是这样的情况,他根本没有办法改变。

作为降将,他的话语权很小,也不受信重。

这一次南征,许安亲口承诺了按照功勋来封爵。

爵位是可以传承,虽说后代袭爵将会降级,但是起码也是为后代留下了个保障。

而且最重要的,若是封侯封伯,到时候单独在史书上列上一传,名流青史,谁不想争一争。

麹义讨来先锋之职,就是想要立下战功,换取许安的信重。

李乾是曹操麾下大将,若是斩杀了李乾,那就是大功一件,而且也是青州之役的第一功。

麹义驾驭着战马缓缓走在官道的旁侧,看着麾下的军队前进。

未知的东西永远是最为恐怖的,雾气极大的限制了人的视野。

现在各队的传令都是靠着传令兵来回传递信息,旗号根本无法使用。

麹义只能是放缓了一定的速度,将麾下的骑兵尽可能的集中起来。

历城的汉军一路溃逃,根本没有任何想要反抗的想法。

除了李乾的直属部下之外,其余的汉军一见到明军出现在官道之上,就向着山岭的方向逃窜而去。

那些逃走的汉军,麹义没有让人去管。

那些人并不重要,杀上一个,十个还是一百个,一千个都没有任何的区别。

重要的是李乾的首级,李乾虽然是外将,但是也是曹操手底下排的上的号的大将之一。

只可惜前锋好几次看到了李乾的旌旗,有一次只差了一点,就能取下李乾的首级。

但是最后还是功亏一篑,让李乾的亲卫将其救走。

“这里是何处地界了?”

麹义牵引着战马,游走在官道的边缘,向着一旁的副将询问道。

“雾气太大,难以确定准确位置,这里应当是玉泉亭的西面大概一两里左右的地方。”

“玉泉亭?”

麹义眉头微皱,打量着四周的景象。

四周被雾气笼罩着地貌被麹义收入了眼底,此前在青州的记忆也浮现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玉泉亭位于历城前往台县和东平陵两城之间,因为联通两地,且濒临济水,因此商客众多,颇为繁华。

玉泉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亭内东南的山岭之间有一汪清泉,泉水清澈甘甜,曾经这汪清泉之中底部有玉石,因而得名“玉泉”。

不过现在玉泉亭内的清泉早已经枯竭,泉水底部也不见什么玉石。

此前麹义奉袁绍的命令,驰援青州之时,曾经在此地驻兵,以玉泉亭来组织当时曹操带领的兖州军进攻。

麹义牵引着战马登上了一处土丘。

他当初之所以选定玉泉亭为防御地点,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势、。

玉泉亭正在官道之上,大部分的居民都居住在官道的附近,其南部、东部都是山地,西北方则是济水,大部分的居民都集中在西北部的平原地带,只有少部分的人居住在东部和南部。

此处易守难攻,东部和南部的两处山地都能够屯兵。

要进攻玉泉亭,那么必须要先攻下玉泉亭的南部山区。

因为前往玉泉亭的道路,在南部山区附近颇为狭窄。

东部山区、北部的丘陵两地都适合屯兵,只有西部是平原地带。

南部山区若是有敌军,只需要下山,便可也截断道路,断掉归路。

攻入玉泉亭之中的军队将会成为瓮中之鳖,任人鱼肉。

麹义神情凝重,雾气过大,视野受阻,一路追击他的心思都放在了李乾的身上,不知不觉直接竟然进入了玉泉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