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全球收藏 > 第193章 不被认可的元青花 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3章 不被认可的元青花 下

刚刚歇下来,中州胡富贵介绍的文物贩子随即到达京城。

此人叫杨战领,据说是杞县人,穿的破破烂烂,脚上一双解放鞋脚趾头都漏出来了,看到许四海就会一脸憨厚的傻笑。

杨战领带来的都是些河南窑口的瓷器,有临汝窑的宋元时期的青瓷,鲁山窑白底黑花的磁州窑风格的器物。

最为许四海看中的,是一个元代登封窑白地黑花的大罐子,其装饰风格和自己刚收到的元青花非常想象。

“好极了,正缺证据呢!”许四海对此喜不自禁。

给了杨战领几百块钱,许四海随即投入研究之中。

又两天,香江林百顺厚厚一叠的航空信也到了,里边正是许四海想要的;波普写的两篇关于元青花的论文。还附带有几张元青的彩色图片。

这几张图片中,就有英国大惟德基金会的那对元青花象耳瓶,和瓶子大段铭文的特写。

可惜论文全都是英文的,国内的专家可以说没人认识,许四海少不得还要把论文翻译成汉语。

可怜许四海这个初学者,又是就靠着一本英汉大辞典,愣是把两篇论文给翻译过来.

刚刚翻译过来的论文还有点干巴巴的,语句不太通顺,许四海还做了适当的修饰,这可真的花了他很大的精力。

以至于他发誓再收到任何好东西都不会外泄,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免得又搞出大论战,自己又不想在古玩界出名!

古玩界出名对自己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将来要是被贩子熟知连收东西都有可能要多付些钞票。

太不值!

论文翻译后第一个看到的依然是马嘟嘟,他现在也明白许四海的烦恼,保证以后再也不把许四海的任何消息外泄,好保证老朋友的清静日子。

马嘟嘟看完论文还请求许四海再把他的元青花大罐子拿出来,他对照论文上的观点一一对照,这下不得不承认许四海前些日子的观点是对的。

许四海再把刚刚得到的元代登封窑白地黑花大罐子,和元青花相比较,他更加信服,丁点质疑的地方都没有!

随后论文又被王世襄观看,再和登封窑元代白地黑花大罐子相比较,他看后也不得不赞同论文上的论断。

随着论文观看范围的扩大,皇宫博物院的专家们也来索取论文,不过他们看后还再次来索要论文原文。

许四海情知他们这些思想固化的老夫子,还会不愿意接受新兴事物,索要论文原文无非就是在怀疑论文的真假。

还有就是对怀疑许四海的翻译有疑问,想要自己拿回去另外找人翻译。

自己又没做错什么,许四海一点都不担心,很爽快的把论文原文上交,连带他的登封窑白地黑花大罐子都给借走了。

大半个月过后,冀省考古队传来消息。一家建筑公司在建设一家小学时,挖掘到一处元代窖藏,考古队清理出六件元代青花瓷器。

其中一件竟然还是青花釉里红的大罐子,这更是大打破国内对元代无青花瓷的论断,同时还破了青花釉里红这种高档产品是明代创烧的观点。

大家尽管没有明着夸奖许四海,但对他的眼光绝对信任,这让皇宫博物院的瓷器组史老师很没面子。

刘斐然还特意找到史老师的家里,半开玩笑的调侃:“史老师这回可是眼拙了,被一个小屁孩给抢了风头。”

史老师一开始也没在意,认为不知道元青花又不是他一个人,这是消息闭塞的缘故。

不过刘斐然就是带着挑唆的任务来的,他怎么会放过挑动他人去斗许四海的机会,他还贴着史老师的耳朵小声嘀咕,说许四海最近很高兴,态度非常张扬,这是有些飘了。

“那小子还扬言,皇宫博物院的史老师竟然也是个孤陋寡闻的东西!”

这句话让史老师当时就怒了!

刘斐然:“得给他点教训,不然尾巴都翘上天了!”

“你以为这么容易?”史老师点上烟默默地说:“那小子沾上毛比猴还精,他会看瓷器,玉器,字画,那啥做局?”

史老师的一个学生们本就有替师傅出头的意思,现在看师傅同意了,他直接说这件事他做局,一切都和师傅无关。

没几天,许四海家的两辆大卡车又去了浏阳拉鞭炮,他在家还遇上个主动上门的青年。青年自诉他家有几件好东西,想请许四海去看看。

“为啥不拿来?”许四海有心一问。

青年说有一队黄花梨的顶箱柜太沉,万一许四海没看上搬来搬去很不方便,故而要他走一趟。

这就说得过去了,许四海带了些钱跟着青年去了,地点在北城雍和宫的北边不远处。

张家竟然是个独居的小院,家里也没人就青年一个。

进入这家许四海就看到空空的房间里靠山墙处,摆放着一只晚明时期的黄花梨顶箱柜。两扇门的面板都是用一整块板材制作的。

光看材料就知道是上好的佳品!

许四海问价,价格也不太贵,就比市价略略高了那么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