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库,真的不用,太浪费了,只需要很少的材料添加到合金里即可,完全可以满足大棚的需求。”李教授丝毫不客气的推翻了董库的想法,说道:“目前,甲壳材料经过测算,完全适合在太空中使用,用在民生上,太浪费了。”
“好吧,需要的吱声,我返回家里后,会在家里的平原搭建大棚,看看跟家里幸存的人取得联系后,是不是可以集中到一起,来建造几百万亩的大棚,,满足生存的食物需求。”
“可以的,大棚无所谓几千亩还是几万亩,不过,要是有山丘,那大棚的高度就要超过百米了。”
“那不正好,还有氧气来源了,还可以有河流了。”董库满眼的憧憬,似乎看到了大棚下的舒适生活。
“可以考虑提高度……”李教授并没觉的董库是异想天开。提升高度就是了,完全可以让山林复活,就算树木可能会被拖走,温度恢复后,树苗一样会生长,植被会很快恢复。
结束通话,董库坐在那里小小兴奋了一会。
民以食为天,解决食物尤为重要。
不管野兽坚壁清野也好,跟人类抢夺现有食物也罢,目前,除了避难所,幸存点之外,食物应该断绝了,除了种植没别的路径可寻。
如果种植能够翻倍或者更高的产量,那,幸存点的这些人,就有希望活到冰封解冻。
至于土地,家里的黑土地有的是,一个四万人口的农场,耕地两三百万小意思,而且平原居多,山丘完全可以绕过去,或者干脆包裹在里面,一样可以种植蔬菜粮食。
早年为了满足粮食的需求,曾经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山坡上还不是长满大豆高粱,产量还相当不错。
无非就是大棚建造的高一点罢了。
建造这么大面积的大棚,需要的钢材数量是天文数字。
看来要提前做好钢材收集的工作了……
想到大棚的材料,董库跟着想到需要的材料。
“雪儿,根据李教授的研究数据,计算一下,以千亩为单位,每千亩需要多少钢材,不包括地下居住设施。”
“好的先生,请稍等,计算中……”雪儿快速回应,随之给出答案。
“如果三百万亩,这些钢材如何获取,或者说,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最快拿到这些钢材。”
“目前冶炼停滞,恢复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快的方式就是钢铁回收,以舰船,火车为最快。”雪儿快速回应。
对,舰船!
董库眼前一亮。
至于火车,也是选项之一,毕竟国内的火车数量,道轨的长度都是世界第一。
不过,他更倾向于舰船。
一艘货轮就几万十几万吨,回收难度对于破坏性的回收来说,简单的很,目前,他完全可以不考虑什么环境破坏,就算考虑,难度也不大,毕竟可以全部机器人劳作,不需要人工。
恐怕岛国已经在波涛下了……
想到收集刚钢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搜刮周边国家的,省下国内的,重建家园的时候好用得到。
不过不要紧,周边,在他回家的途中,尤其雪狼号要顺着江面才能快速抵达家里附近,然后陆璐走平原回家。
所以,路过的地方还是不少,沿途还有几个国家。
到时候,一艘军舰,一艘大型货轮,一节车斗轻易就能装下。
“雪儿。需要打造大型龙门吊,用来起吊军舰,大型货轮;同时,打造用来运输整体货轮和军舰的车斗,如果难度过大,就分解后装载;沿途,注意收集舰船的信息,看到就标注出坐标,方便到时候运输。”
“好的先生。”雪儿应声回应。
车斗行走系统和发动机还有,目前车斗的数量刚过四十节,还有十节车斗的打造空间。
如果需要,要塞那边还可以生产送来,并不麻烦。
将考虑到的都安排完后,董库打开虚拟屏幕查看了下情况,等待新一批的废品到来。
他有理由相信,这一批的三万青壮,最低有两万五适合做战士,五千体质弱的将会止步迷雾期,难以有更高发展。
就算后期体质弥补回来,那也是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行。
短时间无法上战场是肯定了。
不过可以打杂,比如冶炼钢铁时帮助切割,魂力包裹下,大刀的切割速度比现有的切割技术可快的多。
也就是,他们不能上战场,一样有用武之地。
看到屏幕上在风雪中跑步跟随雪狼号前进的一支支队伍,看到一股股的哈气在这些人脑后的排气管道排出,形成雾蒙蒙的一片,董库暗自点头。
这些人还是很好管理的,毕竟经历过生死,知道活下来的机会在眼前,没人会放过变强的机会,都尽可能跟上训练的脚步,不求成为高手,只求在为未来跟野兽战斗中能够活下来。
刺头剔出后,一个个小组慢慢成形,令行禁止在这几天已经能够做到。
继续训练,相信俩月内战斗力即可形成。
看了一圈,董库收回视线,切换到其他位置,一个个地方看过,见都有条不紊的,遂关闭大屏幕,套上负重服,拎起训练枪走进自己的训练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