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史上最强汉天子 > 第212章 汉军军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蒙承和周亚夫两人齐齐拱手下拜,随后也去挑人了。

就是那身为军法官的审平,这会儿也坐不住了,同样去挑人了。

诺大的点将台上,除了刘盈自己以外,便只剩下几个护卫,还有那守在一边上的韩信。

刘盈转过头去,笑眯眯地看了看韩信:“韩跑跑,你看我这划分还行吧?”

“差得远了。”韩信凑近了些许,“我还以为你会把这六万人分工精细去了呢。”

“如果单纯的把箭矢、战矛、战戟、长枪这些兵种分开,在有序的阵地上,当然好的没话说。”

刘盈摇头道:“可是啊,这样的明确分流,短板也是非常明显的。”

“你这是要把这些军卒,人人都当做全能来使用。”

“奶妈营不是完全分离出去了么?”刘盈乐呵道:“剩下的五万三千人,才是完全负责作战的。”

韩信愕然的看了一眼刘盈:“你这是真的打算的把大军作战的刀剑,都交给奶妈营的人来打磨?”

“到时候再说吧……”刘盈看着韩信笑了笑,随后问道:“你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目前没有。”韩信道:“问题这种东西,提前说很多都没用,而且这些是老兵。

在战场上最懂得让自己如何活下来。

所以,如果你真的担心这样的布置会有什么问题的话,到了北边打一战之后,你就知道会有什么问题了。”

“那是建立在会死很多人的前提下。”刘盈摇头道:“所以我才来问你。”

韩信想了想以后说道:“吕台比所有人都沉稳,他有他父亲吕泽之风。他领着前军没有任何问题。

秦舞阳的斥候营也没有任何问题,他绝对比我们更加了解匈奴人的习性……”

韩信的话还没有说完,刘盈就已经忍不住打断了他:“你这等于说废话,我还可以直接让安澜 领着斥候营呢。”

“安澜适合保护在你身边,这样悍不畏死之人,少之又少。”韩信抿了一口茶水,随后道:

“你懂得李左车这做法的深层意思么?”

“懂!”刘盈点头,可是看到韩信脸上的表情以后,他只好解释道:

“老李的想法很不错,不单纯是为了让我们和这些军卒有了一同吃苦扞卫名誉的机会。

而且,一旦到了北方草原上以后,我们基本上就是处在一种随时都会和匈奴人交战的状态下。

所以,擂鼓就要提枪上马,列阵集合,就会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

对了,匈奴人的生活常态一直都是这样的吧?”

“很好。”韩信脸上露出笑容,“你能明白李左车的心就好,现在就去训练你的军卒吧。

否则的话,三日之后,这点将台上,可就要上演手足相残的好戏了!”

对此,刘盈也只不过是以一声嗤笑回应。

韩信当然是有资格成为刘盈的师父。

可是,在有一些情况下,刘盈觉得韩信更像是一把鞭子。

这把鞭子,也是刘邦……或者说是吕后有意为之,让自己不能松懈下来。

汉帝国的所有制度,几乎都是向着秦国照抄来的。

所以,历史上有了汉承秦制的说法。

虽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帝国的军队制度, 也和秦朝的时候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但这个时候,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所以,汉帝国所有的兵种,主要分为轻车、材官、骑士、楼船四个兵种。

乍听起来觉得很别扭。

但是说直白点,轻车就是车兵,驾驶战车冲击的车兵。

这种兵种,刘盈自己只不过是看过几眼而已,实际上打匈奴人的时候,这种兵种刘盈只是看过而已,并没有真的拉到战场上去作战。

材官就是常说的步兵,这种兵在汉帝国最多。

楼船军指的就是水军。

如果大汉帝国有海军的话,那也是楼船这个称呼。

骑士就是骑兵。

刘盈现在统率的这六万三千军,全部都是骑兵构成,客观上来说,这种单一的兵种很不合适。

可是,这把作战的地方换成草原的话,这就已经非常合适了。

毕竟,草原上步兵作战……正经的匈奴人,谁会下马和汉军打阵地战?

正经的匈奴人是依靠骑兵的机动性,完全通过弓箭来对汉军实施有效的打击。

不正经的,人家也不会下马和汉军步战。

方才经历过楚汉战争的大汉步军作战能力极为恐怖。

完全不是下马以后,走路都是罗圈腿的匈奴人能比得了的。

一汉当五胡的时代还没到来。

但是,这也不妨碍汉军的阵地战,远胜于匈奴人。

而且,正经的汉帝国骑兵,是跟随战车出战的。

换言之,骑兵和战车是组合在一起的。

但是,刘盈的这六万骑兵,就是属于那种不正经的骑兵,只有骑兵,而没有战车。

战车只能在平地上冲阵。

也因为战车本身笨重的缘故,有许多种克制战车的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