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是要写歌作曲、录歌、发唱片,后来又是学武、练武,开了个人的公司,总是没有时间。”
“确实,那可要多感谢你把第一次上采访节目机会,给了我们《可樊倾听》,现在你可是许多节目想深入挖掘了解报道的杰出青年。”
“呵呵,这也是我的荣幸,我有什么可挖掘了解的,所有事情,各种新闻八卦早都曝光完了。”
陈新忍不住摇头笑道。
“那都是些生活小事,我们节目要了解的是你的成长经历,你的成功经验,你的未来畅想。”
可樊说完,按照台本接着道:“让我们看看大屏幕。”
“陈昕,出生于苏省一个普通家庭,七岁开始学习舞蹈,很快就显露出了天赋,一年后进入南京小红花歌舞团,三年后考入京舞附中学习舞蹈,……”
屏幕上视频播放的是一段对陈昕从小到大的完整介绍。
“陈昕,现在网上你的粉丝,以及广大网友对你有各种的称号,如‘古装王子’、‘天才舞者’、‘音乐天才’、‘未来天王’、‘灵魂歌手’、‘功夫天才’等等。
这些称号基本都是基于你多才多艺的各种出色才能,无论是舞蹈、表演、写歌、唱歌,甚至是武术、导演,你都展示出了超过大多数人的天赋,都取得了成功,对此你怎么看,你真的是个全能天才吗?”
“呵呵,什么全能天才,或许我确实在这些方面有点天赋,但也没道这么夸张。其实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我做的事情,都是跟以前的专业相关的。
舞蹈我练了十三年,身体基础条件,这个不用说了,所以学习武术才会更容易,表现更好。在这方面,你可以去看,那些有舞蹈基础的演员,他们演动作戏,确实会表演的好一些。
除此之外,我的唱歌、写歌、作曲,也都跟我的音乐剧专业有关,跟我小时候喜欢听音乐有关。
关于此,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很深刻,‘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和思考上而已。”
“是吗,这话是鲁迅先生说的吗?”
“不是吗,那是周树人说的吧。”
“哈哈哈哈。”
可樊忍不住大笑了出来,“陈昕,你可真幽默。不过这句话确实说的很对,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就的,有天赋还需要努力啊。”
“是的。”
陈昕无奈点点头。
他很想说他其实是有挂,而且这世上确实真的有那种不努力的天才。
“《绣春刀》是你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自编、自导、自演,现在虽然刚刚上映,具体票房不能确定,但从目前试映、点映、首映的反馈来看,大多数人非常喜欢,觉得风格很突出,是很新颖的动作题材,脱离了以前传统的江湖武侠风格。
我特别喜欢电影在暗沉色调下,表达锦衣卫是一群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人这个主题,对于电影把青楼、医馆、通州、海上几处景点区分了出来,显露出了不同的色彩和精彩,也很喜欢。
能说说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创作这部电影的想法,电影编剧署名是你,为什么后面还有五个联名编剧,他们在编剧方面,主要都帮你做了那些工作?”
“谢谢,你说的很多,世界那么大,哪怕我们这部电影主题是锦衣卫,但其他的人和事情还是要区分来展现的。
至于写这个故事的想法,从我学习武术开始就有了,总是看采访,听到有人问哪个武打明星最能打,哪个武打明星是真功夫。
那时候我就在想,古人和现代人学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武侠?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无论以前的武术,是杀人技也好,还是现在的武术是为强身健体也好。
武术只是个工具,什么时候用、如何运用,是根据需要改变的。
后来我就想到了锦衣卫、绣春刀,锦衣卫是工具,绣春刀也是工具,如何用这个工具,那是使用者决定的,而不是工具决定的。
这才有了这部电影的诞生,绣春刀就是如此,一柄握在臭名卓着的锦衣卫手中的兵器,却有个如此好听的名字,但也无法改变锦衣卫所做的恶,以及绣春刀是杀人兵器的本质。
那些恶有那些当权者的一份,也有握刀的每个锦衣卫的一份,我们这个故事,就是通过三个基层的锦衣卫来展现的。
他们是锦衣卫中的另类,所以他们生活的都不好,为此他们被生活逼的不得不改变自身,开始行贿,开始冒险、拼命……,然后最终死的死,走的走,摆脱了锦衣卫的身份,逃脱了做工具的命运。
至于编剧的问题,那五个联名编剧都是我们公司的人,我写好了故事,画好了分镜头剧本,拿给他们完善和修改,他们也都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
比如,关于李妙彤身份改变,以及电影几个场景的改变,人物的修改,包括武打场景的设计等,可以说他们居功至伟,功不可没,完全值得这样的署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